‘……您的眼神有些可怕呢。请别担心,我只是有那么一些,和您的,心有灵犀。’
系统女仆眨了眨眼睛,露出温和的笑容。
“……”林扯了扯嘴角,自己的心声被听取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但,看着眼前的系统女仆,林意识到:这一次恐怕和之前系统的读心不太一样。
系统女仆虽然在很多方面——都收到了(对比纯粹的系统,在功能上的)限制。
但显然——这具外表也让她拥有了一些别的方面的能力——
例如……嗯。
和林躺在同一张床上?
不过并非那个层面的含义……
系统女仆,现在,显然可以在林睡觉的时候,强行躺在她的身旁,然后把她抱在怀里!
这种拥抱行为会极度拉进林和系统女仆之间的距离。
而这种心灵距离上的拉进,毫无疑问的会促使林改变对系统的态度,而更进一步的,态度上的改变会驱动主角行为模式的改变——
在一片主角的战场上。
作为系统存在的个体,和作为系统女仆存在的个体。
在收到威胁的时候。
即便他们告知林的对白都是‘尊敬的宿主,请继续完成您的任务,系统将依照协议,为您扫清最后的阻碍。’
这样一句相同的台词——
但林会做出的选择也会截然不同——
这与无情无义没有关联,外表确实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策行为。
……人类最基本的同理心驱动观测者们的心弦,而这心弦将会转而开始影响故事的脉络——这就是,观测者理论。
林虽然没有非常清晰地意识到——系统女仆化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层面的改变。
但毫无疑问。
眼前的系统女仆,要比系统难对付多了(生活上)。
而且……另一方面,林能够感受到的另一件事是:作为女仆存在的系统,已然放弃了作为系统存在时的那种——
【苦大仇深感】。
这个描述并不准确,可以这样说:系统让出了一个位置——一个,【对‘技巧’最为熟知的存在】的位置。
而这一点,和林刚才的那句心声恰好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照应。
想要跨过故事……抛下……这些东西……
这句属于林的心声。
代表着她的内心,放宽了一些自己曾经的,对于所谓【人设】,以及所谓性格的排斥。
出于【研究】和【成长】的目的。
她知道,自己需要成长,需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主角,就需要抛下那些不成熟的好恶,转而适应,研究那些被自己讨厌,甚至是深恶痛绝的东西。
做出这个决定代表着林有了一个更加强烈的,推动她【研究】随机效应与模拟世界,乃至于故事中的人与事的理由。
她开始加快步伐,大阔步的沿着自己需要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