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攀心中暗自感叹,他对荀彧和凉州刺史顾雍的内政能力真是由衷地钦佩。
要知道,他打下西凉才不过大半年,满打满算也就七八个月的时间而已。
然而,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两人竟然能在关内修筑出这样一条令人震撼的水泥直道,其工程之浩大、难度之高,简直难以想象。
刘攀不禁想起自己追杀李郭二人而来的时候,西凉那才是真的千里无人烟都是正常的。
走过的那些道路,要么是崎岖不平的土路,要么是狭窄难行的小径,与眼前这条宽阔的水泥直道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也无怪乎刘攀会如此深受世人的爱戴与敬仰了。
毕竟,只要是刘攀所攻占的城池和地盘,无一例外地都会伴随着文明的传播、教育的普及、赋税的减免以及人权的保障一同到来。
当然,数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刘攀所能做的,也仅仅是从一些细微之处着手,循序渐进地推动这种变革。
然而,即便是这样微不足道的改变,对于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也已经足够了。
在刘攀之前,又有谁能够让普通百姓有机会接受教育、读书识字呢?
又有谁会舍得花费如此巨大的成本去免费修建如此宽敞平坦的马路呢?
而且,还是造价不菲的水泥路面!
从汉灵帝时期的人头税,到如今的土地税,这样的税制改革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它不仅让那些藏匿人口、逃避赋税的豪门大族无所遁形,更使得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
“主公!自玉门关到晋阳的四千里直道全线贯通!按照我们目前的行军度,最多十天就能抵达晋阳!”顾雍难掩兴奋之情,语气中透露出一丝骄傲。
刘攀闻言,不禁惊叹道:“好家伙,我们来时可是花费了月余时间啊!”
“是啊,主公。如今只需要十日便可到达,修建直道后的行军度可真是令人难以置信!”顾雍接着说道,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刘攀对顾雍还是很佩服的,如此短的时间内竟然能够修建将近一千公里的路程,在这个时代实在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
当然,这条直道的修建范围仅限于西凉境内。因为过了西凉,便是刘攀的地盘,那里早就有了这种宽阔平坦的八马直道。
“哈哈哈!这还得多亏了主公您说的那句‘要想富先修路’啊!下官在接手西凉之后,便下定决心要促成这次修建。”顾雍谦逊地说道,他并没有将所有功劳都归于自己。
而且他心里也很清楚,镇北王治下之所以能够修建如此便捷的直道,主要还是因为刘攀的大力支持和推动。
“哈哈哈,元叹何必自谦!若是本王来负责此事,恐怕还不一定能有你做得这么好呢!”刘攀由衷地赞叹道,他对顾雍的工作成果非常满意。
顾雍这个世家子弟,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工作能力极强,真可谓是天选的打工人啊!
不得不说,自己的便宜老丈人虽然没什么财物给蔡琰陪嫁,但是隐形的价值和资源,那可是无法估量的。
这不,原时空东吴重臣,官至丞相的顾雍不就成了自己的打工人吗?
还有那些慕名而来的天下学子,虽说没什么特别有名的,但是刘攀的基层官员可都是这些人组成的啊。
“谢主公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