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一般都不怎么听贾诩的计策,除非万不得已。
既然计策已经成功了,贾诩现在就要继续添油加醋,把整个江东的局势给搅乱。
阴恻恻的贾诩又要冒出坏水了。
要想让孙权相信,那么孙权提出了条件,绝对不能够全部答应。
故而贾诩开始派出密探和孙权拉扯,双方不断对孙权提出的条件进行谈判。
孙权也从拉扯之中察觉刘俊的确是想要推举孙权为江东之主,要不然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和口舌干嘛呢?
两天的谈判之后,双方终于达成了相关的协议。
具体的细则就是刘军驻扎在孙权夺取江东统治权之前的地域。官员委任由孙权举荐,该官员必须要到洛阳接受委任,才能够到地方上任命。至于赋税问题,免除十年,十年后按照大汉赋税执行。
对于这样的条件,孙权是有所退让的。
比方说第一条就是孙权的巨大让步。
刘军打到哪里就驻军在哪里,这就是逼迫孙权早点夺权。如果刘军都占据了好几个郡了,孙权还不能夺权成功,那就没孙权什么事情。
官员前往洛阳接受委任,不过是走一个形式而已。
最后的免除十年的赋税,孙权觉得已经足够了。
别说是十年了,只需三年,孙权觉得自己就能够反扑刘俊。
只可惜孙权想得很美,却不知道他和刘军达成协议的事情,刘俊压根就不知道。
一切都是贾诩在操作的。
至于刘俊会不会同意,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和孙权达成协议之后,贾诩开始调动兵马,猛攻豫章。
同时锦衣卫们也开始出动,在江东境内不断散播谣言。
其中一条谣言就是曹操毒害孙策,试图吞并江东。
江东已经做好了相关的准备,没有因此而出现慌乱。
不过百姓们就都知道了孙策和周瑜都已经无法抵抗刘俊了,难免会恐慌。
战争最大的受害者就是百姓。
在刘军的猛烈进攻之下,江东军和曹军苦苦地支撑着防线。
由于江东不分青红皂白就将曹操给抓进大牢,最后虽然是解除了误会,但曹军武将也开始和江东军貌合神离。
出工不出力已经是常态了。
因为曹军的懈怠,使得刘军不断地扩大地盘。
三日之中,刘军攻破三座城池,让江东和曹军反攻计划出现了反转。
与此同时,张辽和黄忠更是联手挫败了鲁肃的进攻,让江东军损失了不少的兵马。
各种坏消息传回吴郡,孙绍眼看着局势越来越不对劲,急忙找来了张昭和张紘进行商议。
张昭和张紘都是内政高手,但要他们如何破解军事难题,这就有点为难他们了。
“眼下之局,我军陷入被动,刘军兵力雄厚,我军要投入更多的兵力。”张昭提出了一个办法。
兵力不足是摆在面前的,要不然也不会被刘军给占据了三座城。
孙绍是年轻,但不意味着他笨啊。
张昭的计策,顶多就是保持对峙,但绝对会耗费江东的潜力。
这不是孙绍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