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跟唐伯虎并不相识,也没有任何交情。
但王守仁跟唐伯虎有交情,而且大大的有交情。
两人虽然没有拜把子,但两人都是人中龙凤,又是一起进京赶考时同场而试的举子。
并且唐伯虎出身于江苏,江浙两省的举子本来天然就是一党,不论到最后这些举子是为官还是为民,都属于浙党!
江浙江浙,自古江浙是不分的。
更何况,其实唐伯虎之才,更在王守仁之上!
要不是考试后,唐伯虎自恃自己才高,成绩还没出就向外扬言,自己这次科举非中状元不可,结果被敌对党派中的有心之人报团检举,说唐伯虎科考舞弊,贿赂考官,成绩未出,已然锁定状元!
结果榜文一,唐伯虎还真的中了状元!
此榜一出,举世皆惊。
甚至引的皇帝都亲自下场过问,层层严查。
结果还真的查出来有人科考舞弊。
但查到唐伯虎头上之后现,此事跟唐伯虎并无干系,唐伯虎似乎是凭真材实学考上的状元!
可是,在大家的共识里,唐伯虎未卜先知的说了自己会中状元,到最后还真的中了状元,这就是典型的作弊!
这就叫裤裆里抹黄泥——不是屎也是屎!
如果继续宣布唐伯虎是状元的话,天下举子恐怕谁也不能服气,恐怕会引起众怒!
众怒毕竟难犯!
可确实没有证据证明唐伯虎作弊了,唐伯虎也确实有状元之材。
这可怎么办?
所有负责调查这事的大小官员全都犯了难,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后来皇帝亲自下场做决断:但凡涉及舞弊之人,不论举子还是考官,一律斩,家资抄没,以平众怒。
至于唐伯虎此人,逐出考场,永不叙用,剥夺其身上的所有功名,也不再允许唐伯虎再参加任何的科考!
唐伯虎这件事,闹的举国皆闻,唐伯虎这个人完全成了这件事的牺牲品。
就因为他恃才傲物,自命清高,觉得自己有本事,了不起,说话狂傲,目中无人,就算确实有真才实学,最后也落了个过路状元。
好好的状元飞了不说,最后一辈子不能再当官,一辈子只能当一个平民老百姓。
那怕他再有本事,再厉害,一切也无从施展了。
大明时候,士农工商。
那怕再有钱的商人,只要不是官,也只是个下九流罢了,照样社会地位不高,更何况唐伯虎这种连秀才也不是的破落户了,直接就没有了任何的社会地位。
任是社会上的任何人,那怕田里的老农,也能鄙夷一下这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