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在大明急需劳动力的情况下,外邦人若是不触犯大明例律,并且满足大明办理户籍的要求,甚至连科举都能参加。
“没错。”
那工友点头,十分自豪道:“如今咱们大明子弟,正在收复国土。”
大明的老百姓多是对战争有反感的,毕竟华夏在很长的历史里,都是处于战争的状态之中。
可是,在报纸的宣传下,他们也对那可能一辈子都到不了的地方有了归属感。
以往没有这种归属感,那是因为他们并不清楚,自己所身处的国家是什么概念,只是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而已。
当国家的概念产生,作为大明这个国家中的百姓,虽说不知道西域对于大明的战略意义,可基本上也知道,自家的领土,不容他人染指。
“也不知道要打多久。”
有人自豪,自然也会有人担忧。
这样的担忧并不奇怪,毕竟大明之前还遭受着北方草原的威胁,特别是瓦剌南下时,掠夺了不少城镇。
相比游牧民族,时不时遭受天灾人祸的农耕民族更加向往和平的生活。
“自然有朝堂明公决断。”
一旁正兴奋的工人皱了下眉,看向那个担忧的工人,不喜道。
也就是大明很大,所以就算是开海贸易,也不至于让大明的百姓展现出掠夺性,不像那些撮尔岛国,一旦展起来,受其地域限制,不约而同展开对外侵略。
更何况,大明朝廷对于战争还是十分慎重,在报纸上也是有所体现,不然也无需在报纸上宣传柱州自古以来便是华夏领土。
“是极,是极。”
那工人眼见影响到了其他工友的情绪,立刻就开口附和。
当前大明百姓,特别是北平的百姓,对于朝堂的信任度极高。
特别是在厂里的工人,很多都属于铁饭碗,只要努力工作,就能够收获回报,而这些,是给贵族当雇工或奴仆所不能提供的。
因此,朝廷的展便和工人利益息息相关,而远在千里之外的西域,战争尚未影响到他们,最能感受到的只不过是通往西域的官道变热闹,工厂里的订单变多了而已。
在这样的情况下,与众人逆行,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短暂的早餐时间在工人吵闹的讨论声中结束,比起国家大事,对于他们而言,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手中的工作。
拥有蒸汽机作为动力源后,朝廷下辖的工厂便改变了原有的小作坊式劳动模式。
从冶炼厂出来的铁料,通过车马运输,进入加工厂之后,就变成了各类农具和家用器具。
工人倒是不需要如以前那般,不断挥动铁锤,锻打加热后的铁片。
蒸汽机的动能吊起了沉重的配重,随后在工人的操作下,齿轮减缓了下压的度,将模具压在厚度适合的铁板上,锋利的边缘将铁板冷压成型。
这可不是格致院的院士或者朝堂明公设计的系统,勤劳聪明工人在工作之中,更能现蒸汽机的好处。
通过在原有的工厂中宣传,让底层劳工有机会参与工厂建设,冷压机便是由一个工人提出,得到了圣人的支持,同时就有了官府的扶持,继而便有了如今的工厂。
现在冷压后的铁料需要通过各种打磨以及组装,最后才是成品。
大多数工人就在这方面的岗位上。
耳边是嘈杂的机械运作声,工人一旦忙起来,就没有多少闲聊的时间。
工厂展开忙碌的工作,而在工厂之外,北平的百姓也在睡梦中苏醒。
领了报纸的孩童在街头巷尾叫卖,早摊边上的食客挥挥手,买来最新的报纸,放在小方桌边上,一边享用早餐,一边了解报纸上的大明信息。
和老百姓一样,各大商会会馆之中的商贾以及掌柜,都会订购由通政司下辖行的报纸。
毕竟除了大明西边的战事,其实更多百姓更加喜闻乐见的是东北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