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边的年轻人也随之起立。
那是一位看上去不过三十岁左右的青年,名叫欧阳文。
是物理科学院最年轻的科研官,师从卡尔,凉冰,李政道,夏思萌,是新生代中维度物理学和弦理论领域公认的、领先时代的天才。
他的眼神清澈而专注,仿佛能看透物质世界的表象,直抵宇宙最底层的规则。
“各位,”夏思萌清脆的声音响起,
“关于黑洞防护装置,也就是我们内部代号为‘九州’的设备。
联合政府在两万年前就成立了专项研究组,试图对其进行逆向工程。
今天,我和欧阳科研官,向各位汇报一下我们的研究进展和面临的困境。”
她顿了顿,将言的机会让给了身边的年轻人。
欧阳文也不客气,向前一步。
“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基本概念。
九州装置工作的环境,不是我们所熟知的三维宇宙。
甚至不是更高维度的空间。
而是脱离了宇宙膜,位于所有维度之外的‘混沌之海’。”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混沌之海,在我们的理论模型中,是普朗克尺度下时空泡沫的宏观显现。
在那里,没有稳定的因果关系,没有确定的物理法则,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彻底失效,一切都处于最原始的概率叠加态。
任何我们宇宙的物质进入其中,都会在瞬间被分解为最基本的信息熵,彻底‘归零’。”
“而九州装置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能在这种终极的混乱中,强行开辟出一个绝对稳定的‘现实空泡’。
它的核心原理,并非我们常规理解的能量护盾,而是一种我们称之为‘因果拓扑边界层’的技术。”
“因果拓扑边界层?”
云翰将军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这个完全陌生的词汇,眉头紧锁。
欧阳文点了点头,虚拟光幕上随之出现了一幅极其复杂的动态模型。
无数闪烁的光点构成的弦在以无法理解的方式振动、纠缠、演化。
“简单来说,我们的宇宙之所以稳定,是因为有一套底层逻辑,也就是物理法则,在维持着因果的单向流动。
九州装置通过激一种高维度的‘对称弦共振’,在混沌之海中模拟出了一套我们宇宙的‘根目录’。
它不是在抵挡混沌的侵蚀,而是在一片混乱的区域,‘定义’出了一片属于我们的‘现实’。”
他指着模型中那个被无数复杂弦包裹的稳定区域:
“这个边界层,锁定了区域内的因果律,使其不被外界的混沌所同化。
我们之所以能在里面安全航行,是因为我们始终处于一个‘伪宇宙’的保护之下。”
这番解释,让会议厅内的大多数非专业人员,感觉自己的大脑cpu快要烧了。
他们努力去理解,却现每一个字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天书。
“那这个装置的能量源呢?”
伊莉雅切中了要害,她虽然是生物学领域的大佬,但对物理学领域也有很大理解。
欧阳文接着道:“这正是我们很难复制它的根本原因。
驱动九州装置的,并非我们已知的任何一种能量。
根据我们的解析,其能源核心是一种零点能凝聚态。
这种物质,是在宇宙终结即将归零时,在极端的时空曲率和能量密度下,才可能形成的特殊能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