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九转金丹炉第2部 > 第567章 落霞向晚烟火不散(第5页)

第567章 落霞向晚烟火不散(第5页)

周铁抡起锤子,对着烧红的铁块“哐当”就是一下,火星子溅得老高,映得他满是汗水的脸亮。“第一锤,给落霞谷打把开山斧!”他吼着,又一锤下去,铁块渐渐有了斧头的模样。

孩子们围着铁匠铺,捂着耳朵看新鲜,灵昀举着刚编好的铁环草靶,让周铁打完铁教他们玩套圈。林恩烨靠在门边,看着周铁挥汗如雨,忽然对林恩灿道:“等我伤好了,也来学打铁,打把像样的剑。”

“你那性子,怕是耐不住这火候。”林恩灿笑着打趣,却递给他块刚从灵泉边摘的薄荷,“含着,败败火。”

铁匠铺的叮当声成了落霞谷新的调子,和着溪水流淌声、孩子们的欢笑声、丹炉的咕嘟声,凑成了独一无二的乐章。周铁手艺好,不仅能打农具,还会给孩子们修玩具,灵骁那把新斧头用钝了,他三两下就能磨得锋利如新,没过多久,就成了谷里最受欢迎的后生。

这天傍晚,灵澈正在药圃里收金银花,忽然现几株凝灵叶的叶片上长了黑斑。他赶紧叫来林恩灿,眉头紧锁:“这叶子像是染了病,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成这样了。”

林恩灿蹲下身细看,黑斑边缘泛着诡异的灰,指尖碰上去,能感到一丝微弱的阴气。“不是病,”他脸色沉了沉,“是暗域的气息,很淡,但确实是。”

灵骁刚从铁匠铺回来,手里还提着把刚打好的镰刀,闻言立刻道:“难道黑袍人的余党找来了?”

“不像,”林恩灿摇头,“这气息太散,更像是被什么东西带进来的。”他目光扫过药圃四周,忽然定格在灵泉的方向,“去看看灵泉。”

灵泉边的景象让三人心里一沉——泉眼周围的石头上,也爬满了同样的黑斑,泉水虽然还在流淌,却少了往日的灵气,水面上甚至漂浮着几片枯萎的凝灵叶。

“是水出了问题。”灵澈用瓷碗舀了些泉水,碗沿立刻蒙上一层灰雾,“这阴气顺着泉水蔓延,难怪凝灵叶会出事。”

林牧和林恩烨闻讯赶来,见此情景,林恩烨握紧了腰间的剑:“我去上游看看,说不定有东西在源头捣鬼。”

“我跟你去。”灵骁提起镰刀,“周铁说他新打的镰刀能斩阴气,正好试试。”

林恩灿叫住他们:“等等,这阴气来得蹊跷,不像是活物能散出来的。灵澈,取些‘驱邪草’来,咱们先净化泉水,再去查源头。”

驱邪草烧成的灰烬撒进泉眼,水面立刻腾起一阵白雾,黑斑以肉眼可见的度消退了些。林恩灿看着白雾,忽然想起迷雾林里的鬼影:“这阴气……和迷雾林的很像,但更稀薄,像是被人刻意稀释过。”

“你的意思是……”林牧心头一跳,“是黑袍人?他没死?”

“不好说,但他肯定没放弃。”林恩灿目光坚定,“不管是谁在捣鬼,敢动落霞谷的根基,就得付出代价。”

夕阳将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灵泉的水重新变得清澈,却没人笑得出来。铁匠铺的叮当声不知何时停了,周铁和灵昀也赶了过来,孩子们怯生生地躲在大人身后,看着泉边的黑斑,眼里满是担忧。

林恩灿深吸一口气,拍了拍周铁的肩:“铁匠铺的铁砧借我用用,驱邪草不够了,得用阳气重的东西镇着泉眼。”又对灵昀道,“带孩子们回屋,看好门,别出来。”

“我不回去!”丫蛋攥着灵澈给的药囊,“我要帮大家,灵澈哥说这药囊能驱邪。”

林恩灿看着孩子们倔强的眼神,忽然笑了:“好,那你们就帮灵澈哥守着药圃,别让阴气再扩散。”

夜幕降临时,泉眼被铁砧镇住,暂时稳住了阴气。林恩烨和灵骁带着驱邪草和镰刀,踏上了去上游的路。林恩灿站在泉边,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手里紧紧攥着片凝灵叶——叶片上的黑斑虽已消退,却留下了淡淡的痕迹,像在提醒他,平静的日子下,或许还藏着看不见的暗流。

但他不怕。落霞谷的人,从来不是只会守着烟火过日子的。当风雨来临时,他们会拿起镰刀和剑,会点燃驱邪草,会用双手,护住这片他们亲手种下的温暖。

铁匠铺的灯又亮了,周铁正在给林恩灿打新的护身符,铁屑溅在地上,像星星落在了人间。灵澈在药圃里补种驱邪草,林牧守在泉边,时不时往铁砧上添些艾草。

落霞谷的夜,依旧安静,却多了份无声的守护。而这份守护,比任何阵法都坚固,比任何灵气都绵长。

二十载光阴弹指过,落霞谷的孩子们已长成挺拔的青年。丫蛋成了谷里最出色的药童,灵澈教她的辨药术青出于蓝;小石头继承了父亲的猎户本事,弓箭射得比当年林恩烨还准;当年围着铁匠铺转的孩童,有的跟着周铁学打铁,有的跟着林牧入了丹道,把谷里的日子过得愈红火。

凝灵叶铺就的晒谷场早已换了新颜,周铁打的铁栅栏围着半亩药田,里面种满了灵雾花与凝灵草,风过处,香气能飘出谷外三里地。灵泉的水依旧清甜,只是泉边多了块石碑,刻着“饮水思源”四个大字,是林恩灿亲手题的。

这日清晨,林恩灿站在老槐树下,看着丫蛋带着新收的小药童辨认草药,看着小石头扛着弓箭往山外去,忽然对身边的林恩烨道:“该走了。”

林恩烨正擦拭着那把陪他走过黑风岭的剑,闻言动作一顿,剑穗上的紫穗草编结已有些褪色:“也是,他们翅膀硬了,咱们这些老家伙守着,反倒碍了他们闯荡。”

灵澈从药庐出来,手里捧着几个用油纸包好的药包:“给孩子们备的,路上或许用得上。”他眼角的细纹比往年深了些,却依旧温和,“周铁说要给咱们打副新的行囊,我让他别费那劲,旧的用着踏实。”

灵骁扛着斧头从后山回来,斧刃亮得很,是周铁昨夜刚磨的:“都收拾好了?我去跟孩子们说一声。”

“不必了。”林恩灿摇摇头,指尖拂过老槐树粗糙的树皮,“悄悄走就好,免得哭哭啼啼的,扰了谷里的清静。”

林牧背着丹炉从丹房出来,炉上的铜环已磨得亮:“我把新炼的‘踏云丹’分了些在他们床头,遇到难处,或许能帮衬一把。”他眼圈有些红,却强笑着,“当年在秘境抢来的养魂珠,也给小石头了,那小子要去星城考修士院,正好用得上。”

灵昀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爱爬树的青衣少年,只是眉眼间的灵动未减。他抱着已经老得走不动路的灰灰,轻声道:“灰灰说,它就在谷里等着,等咱们回来给它编新垫子。”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五人背着简单的行囊,站在谷口回望。晒谷场的凉棚下,丫蛋正教小药童捣药;铁匠铺的烟筒里升起了烟,周铁怕是又开始打铁了;小石头的弓箭挂在院墙上,箭尾的羽毛在风里轻轻晃。

“走了。”林恩灿率先转身,脚步轻快,像当年第一次踏入落霞谷时一样。

林恩烨跟上他,剑穗在身后轻轻摆动;灵澈背着药箱,药香混着晨露的气息;灵骁扛着斧头,步伐沉稳;灵昀抱着灰灰的骨灰坛,走得最慢,却没回头。

他们没去星城,也没往黑风岭的方向,只是顺着溪水往山外走。林恩灿说,想去看看当年守塔人提到过的东海,据说那里的日出,能照见最干净的星辰。

落霞谷的孩子们现他们离开时,已是正午。丫蛋在药圃的石桌上现了本药经,扉页上写着“辨药需用心,救人先救己”;小石头在弓箭旁找到了张字条,是林恩烨的笔迹:“箭要准,心要正”;周铁的铁匠铺里多了把新打的小锤,锤柄上刻着“铁要烧透,人要实心”。

老槐树下,灰灰的坟头新添了束灵雾花,是灵昀最爱的那种。

多年后,有游历的修士路过落霞谷,见谷里的青年们个个精神,药圃里的灵草长得极好,铁匠铺的叮当声老远就能听见,忍不住问路边的孩童:“你们谷里的长辈呢?”

孩童指着山外的方向,脆生生道:“前辈们去看海啦!他们说,等我们把谷里的日子过成蜜,就回来喝我们酿的星果酒呢!”

山风吹过,落霞谷的星果林沙沙作响,像是在应和。而山外的路上,五个身影正迎着朝阳往前走,他们的脚印深浅不一,却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像一串被岁月串起的珠子,颗颗都闪着落霞谷的光。

或许有一天,他们会回来,或许不会。但落霞谷的烟火会一直旺着,那些被他们护过的孩子,会把这份温暖,继续传下去,传给更多的人,传到更远的地方。

这大概就是最好的告别——不必回头,因为走过的路,早已开满了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