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九转金丹炉第2部 > 第559章 玉佩藏袖米糕暖心(第5页)

第559章 玉佩藏袖米糕暖心(第5页)

林恩灿一边记一边点头,忽然现周围不知不觉围了一圈人。卖菜的阿婆、打铁的师傅、甚至连隔壁学堂的先生都来了,手里捏着粉笔头,在地上写自己的独门诀窍:“背书时嚼着薄荷糖,记得牢!”“腌咸菜时放颗山楂,酸得透亮!”

夕阳西下时,林恩灿把本子抱在怀里,沉甸甸的。众人渐渐散去,王婶临走时塞给他块刚出锅的豆腐:“带回去给孩子们尝尝,记着我的方子啊!”

林恩灿望着众人的背影,忽然觉得这本子比任何秘籍都珍贵。那些藏在烟火气里的智慧,那些代代相传的细碎经验,从来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扎扎实实撑着日子往前走。

他低头翻开本子,纸页上还留着豆腐的热气、糖画的甜香,还有修鞋匠蹭上的点点胶水。风穿过木棚,带着远处的炊烟味,吹得纸页哗哗响,像在说:这日子啊,就是要这么热热闹闹地过,才有意思。

远处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林恩灿抬头,见夕阳把天空染成了蜜糖色,心里忽然笃定——这本子,他要一直记下去,记到纸页黄,记到字迹模糊,记到所有人都忘了哪招是谁说的,只记得这些法子凑在一起,就是过日子的味道。

林恩灿站在街角的老槐树下,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中那枚龙纹玉佩,看着不远处王婶的豆腐摊前排起长队,孩子们举着糖画追逐打闹,修鞋匠的工具箱旁围了几个讨教手艺的年轻人,连最腼腆的卖菜阿婆都在和买主笑着讨价还价——烟火气漫过青石板路,在夕阳里蒸腾成一片暖融融的雾。

他忽然想起宫里的琉璃瓦,再亮也照不进寻常巷陌;御膳房的珍馐,竟不如王婶递来的热豆腐烫得人心窝暖。袖中的玉佩硌了手心一下,他却笑了,悄悄将玉佩塞进更深的袖袋里。

“林先生,过来尝块新做的米糕!”卖糕点的李大娘举着蒸笼朝他喊,热气模糊了她的眉眼,却清晰了那句寻常的招呼。

林恩灿抬脚走过去,接过米糕时,指尖触到蒸笼壁的温热,像握住了这人间最实在的安稳。他想,这龙椅若坐得百姓蹙眉,不如街角站得百姓展颜——今日的《百姓方》,该添一句“心安处,即江山”了。

风吹过槐树叶,沙沙声里,没人注意他袖口微敞处,那枚龙纹玉佩的一角闪过,又被他轻轻按回衣内,如同按回心底那个曾沉甸甸的身份,此刻倒不如手中米糕的甜,来得真切。

林恩灿望着围拢过来的众人,手里还攥着李大娘塞的米糕,热气透过油纸烙在掌心。他深吸一口气,把米糕小心揣进怀里,抬头时眼里盛着些微歉意,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这些日子,多谢大家照看。”

他抬手拍了拍王婶的豆腐摊木架,声音里带着些怅然:“这米糕的甜,我记着了。但修仙这条路,耽搁不得,再晚,怕是要误了时辰。”

卖糖画的老汉手一顿,糖勺悬在半空:“这就要走?不再歇歇?我刚熬了新糖稀,给你画只飞鹤?”

林恩灿摇摇头,目光扫过修鞋匠的工具箱、李婶的菜篮子,还有孩子们手里没吃完的糖画,喉结滚了滚:“不了。路在前面等着呢。”他从袖中摸出那本写满了百姓智慧的册子,放在王婶的豆腐摊上,“这个,留给大伙儿。”

“往后啊,”他退开两步,拱手作揖,衣角被风掀起,露出里面藏着的法器一角,“若遇着难处,册子上的法子或许能帮衬些。”

孩子们追上来扯他的衣袖,他弯腰揉了揉最矮那个的头:“等我回来,带天上的星星给你们看。”

转身时,晨光刚刺破云层,照在他背上,像镀了层金边。众人望着他的背影融进晨雾里,王婶忽然喊道:“路上当心!册子我们替你收着,等你回来添新的!”

林恩灿的声音从雾里飘回来,带着笑意:“一定!”

乡亲们不知何时围了一圈,有大婶踮着脚往前凑,嘴里念叨着“这小伙子真精神”,有大爷捋着胡子笑:“年轻真好啊”,还有小丫头们红着脸拉着手,眼睛亮晶晶地往这边瞟。

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别挤别挤,让人家好好道别!”

人群渐渐往后退了退,但目光依旧黏在林恩灿身上。有大婶忍不住打趣:“这么俊的后生,哪家的啊?娶媳妇了没?”

林恩灿耳尖微红,往后退了半步,正好撞进赶来的林父怀里。林父拍了拍他的背,对着众人笑道:“这孩子,脸皮薄。咱们别逗他了,他还得赶路呢。”

林恩灿趁机挣开,对着众人拱了拱手:“多谢各位照看,后会有期。”说完转身就走,脚步快得像带了风,耳根子却红得能滴出血来。

乡亲们看着他的背影,又笑开了。有大婶叹道:“多好的孩子,又俊又懂礼,谁要是嫁给他,怕是要偷着乐呢。”

旁边立刻有人接话:“可不是嘛,刚才他看我的时候,我这老脸都烫呢!”

“行了行了,人家要赶路,咱们别耽误人家正事。”村长挥了挥手,“都散了吧,该干啥干啥去!”

人群渐渐散去,只剩风吹过树梢的声音,还有远处隐约传来的、林恩灿松了口气的轻咳声。

村长刚要转身,就被李大娘拽住了胳膊,她手里还攥着没完的米糕,嗓门亮得能传到河对岸:“村长你别走!我们正想跟你说呢——这么俊的后生,你咋不留着?”

卖豆腐的王婶也凑过来,围裙上还沾着豆浆沫:“就是!你看他眉清目秀,又懂医又能干,留村里当个郎中多好?说不定啊,还能给咱们村添个跟他一样齐整的娃,那才是福气!”

张大爷拄着拐杖敲了敲地,跟着帮腔:“我瞅着林先生跟咱村的丫蛋挺般配,丫蛋心灵手巧,配他正合适!你这当村长的,咋不牵牵线?”

村长被围在中间,哭笑不得地摆手:“人家是要去修仙的,哪能留?再说了,强留也留不住啊,人家的心在天上呢。”

“天上有啥好?”李婶抱着刚摘的青菜,撇撇嘴,“天上能有咱这热乎的豆腐脑?能有咱娃子们的笑声?我看啊,他要是留下,保准比修仙舒坦!”

正说着,趴在墙头的丫蛋红着脸跑了,手里的绣花绷子都忘了拿。众人见状更乐了,李大娘笑得前仰后合:“你看你看,丫蛋都动心了!村长,你再去说说,让他多住些日子呗?”

村长无奈地叹口气,望着林恩灿远去的方向,声音软了些:“缘分这东西,强求不来。人家有人家的路,咱啊,记着他的好,盼着他回来看看,就够了。”

可没人听他的,王婶已经拉着李大娘嘀咕起来:“要不咱往他包袱里塞点喜糖?沾沾喜气也好啊……”

张大爷则拄着拐杖往村口挪:“我去跟他说句掏心窝子的——修仙再要紧,也得找个好媳妇,不然天上多冷清?”

阳光穿过槐树叶,落在众人热闹的身影上,连风里都飘着点舍不得的甜。他们知道留不住,却偏要借着这絮絮叨叨的牵挂,把这份热乎气,送得再远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