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 第316章 圭圣东出八(第2页)

第316章 圭圣东出八(第2页)

“立生祠就不必了,谭都督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你们能在蓝池安心生活,好好种地、营生,让日子越过越好,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老者却执拗地说:

“官爷您是不知道,以前在固原,哪有这样的好事?能有口饭吃就谢天谢地了。这次迁来蓝池,不仅有地方住,有粮吃,还有地种,这都是托圭圣军的福啊!立生祠是大伙儿的心意,官爷可不能推辞。”

谭威看着老者真诚的眼神,心里五味杂陈。

他知道百姓的感恩自肺腑,可这份沉甸甸的期盼也让他倍感压力。

他必须把蓝池治理好,让这些迁移过来的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才不辜负他们的信任。

刘玄初在一旁默默听着,把老者的担忧和期盼都记在心里,想着回去后要尽快协调种子、农具的调配,帮助百姓解决农耕难题。

谭威听着老者的话,心里清楚大明缺乏民主文化基础,老者这番朴素的感恩之言,更印证了当下推行民主行不通。

百姓早已习惯将希望寄托于“清官”,而非制度保障。

他思索片刻,对老者提议:

“官衙打算让衙门出资建学堂,让张来福、赵四这些孩子免费念书,学些知识将来才能有更好的出路。”

老者闻言半信半疑,眼里满是不确定:

“官爷说的是真的?咱们穷人家的孩子也能上学堂?”

在他看来,念书是富贵人家的事,跟他们这些迁来的百姓毫不相干。

谭威郑重点头:

“自然是真的,过些日子官府就会安排。”

谭威又和老者聊了几句种地的事,叮嘱他有困难及时找官府,这才带着众人离开院子。

走在南城区的街道上,他看着两旁忙碌的百姓,心里下决心一定要让蓝池变得越来越繁荣,让这里的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这正是清官意识的根源。

送走谭威等人后,老者后背已被汗水打湿,刚才面对官爷时的紧张劲儿还没过去,他望着谭威离去的方向,喃喃自语:

“要是真能让娃念书,那真是天大的好事。”

离开张老家,谭威又走访了几家迁来的百姓。

每一家都有各自的故事,有的因战乱失去亲人,有的牵挂留在固原的旧友,虽各有忧愁,但眼里都透着对新生活的期盼。

见百姓情绪基本稳定,粮食也承诺足额放到位,谭威心里稍稍安定。

蓝池城目前暂由刘玄初管理,他做事向来严谨,不仅封查了固原迁来百姓的房屋,还设置封锁线派人巡逻,让城池未遭丝毫破坏。

百姓按人口分房,虽有细微差别但基本公平;土地则需等勘测完成后再统一分配,大家对此都无异议。

秋景之前提出的粮食分配方案已顺利执行,只是军粮供应依旧紧张,好在张定理及时从瓜州调来了一批粮食,才解了燃眉之急。

谭威走着走着,察觉到有百姓正透过门缝悄悄观察,他知道大家对蓝池官员很好奇。

百姓们见赵岩始终恭敬地跟在一位高大将军身后,心里已然猜到,那位气度不凡的将军可能是都督。

不知不觉到了酉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厚重的云层压在头顶,如同“黑云压城”一般,让人心里有些沉闷。

谭威回到府中稍作休整,便让人去请帖木尔赴宴。

帖木尔接到邀请后立刻赶来,走进时却有些意外,现这场晚宴似乎是专为他准备的。

屋陈设简单,除了谭威,身边只坐着一名幕僚和一名译官,再无其他人。

他心里暗自嘀咕,不知都督单独宴请自己,究竟有何要事商谈,瞬时有些压力。

谭威见帖木尔进来,笑着招手:

“坐吧,特意让人烤了全羊,尝尝咱们蓝池的羊肉,不比你们亚利部的差。”

帖木尔连忙躬身行礼,在一旁的席位坐下,目光不自觉地在屋内扫了一圈,越觉得这场晚宴有些说不上的压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