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下筷子,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笑着问谭威:
“大人突然召我来,该不会是又要给我作媒吧?”
他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实不相瞒,我不太喜欢蒙古女子,还是偏爱那些懂礼仪的中原女子。而且我爹那人你也知道,要是知道我娶了外族女子,非用家法揍我不可。”
谭威听着他的话,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面色一肃,语气不善地说:
“说正事吧,西北的诸督将马上要进行大调整了。”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说出具体安排,
“我将调任营州都督,依旧管辖蓝池城;苗刚晨任沙城都督;煌州将升为节镇,由黄崇担任都司都督,谢蕴任副将,同时兼任固原主官;曲延任风州都督,何术担任靖安军督将,除了牙兵家奴兵之外,其他将士都留在原地不动。”
谭威看着徐悠,补充道:
“圣旨很快就要到了。”
徐悠正嚼着羊肉,听到这个消息,动作猛地一顿,嘴里的肉也忘了咽下去。
他愣了半天,才放下筷子,脸上满是惊讶和不解:
“总督,您在这四州经营了这么多年,付出了多少心血啊,这里的一草一木您都了如指掌。现在突然换人,尤其是沙城,苗刚晨未必能管好啊。”
谭威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又何尝舍得离开自己苦心经营的这片土地,可君命难违,再多的不舍也只能压在心底。
他看着徐悠,缓缓说道:
“这是朝廷的安排,我们只能服从。你放心,虽然人事有变动,但只要大家各司其职,西北的局势不会乱。”
徐悠眉头紧锁,心里很是不忿,却也知道谭威说得有理,朝廷的旨意没人能违抗。
他拿起酒杯,一口气喝干了杯中的酒,似乎想借此平复心里的波澜。
谭威看着他,继续说道:
“你在清河畔的表现不错,独立军也渐渐有了起色。接下来,你要继续好好练兵,不管谁来当这个都督,军队的战斗力都不能下降,这是西北稳定的根本。”
徐悠重重地点了点头:
“大人放心,属下明白。独立军绝不会给您丢脸。”
他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独立军带成一支精锐之师,就算谭威调任营州,也要让他知道,自己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谭威看着徐悠的眼神,心里稍稍安慰了些。他知道徐悠是个可塑之才,只要加以培养,将来定能独当一面。
谭威看着徐悠,脸上露出一丝淡然,用一句北方俗语回应道:
“日头离了谁都一样转,西北的局势也不会因为换了人就乱了套。”
他语气变得犹豫,
“你现在就回沙城,从岷、风等州的步军以及雷字营里,挑选两千精悍军士补充到圭圣军。趁着圣旨还没到,你就以我的总督令行事,度要快。”
徐悠在军中多年,通晓大明军制,一听谭威的话,心里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图。
圭圣军是谭威一手打造起来的,按照军中惯例,这样的部队是可以跟随主官行动的。
他心里暗暗琢磨,崇祯皇帝一直想削弱都督的兵权,可边境战事不断,敌人环伺,他也没敢彻底取消军队和主官之间的依附关系。
毕竟辽东那些尾大不掉的将门世家就是前车之鉴,若是把军队和主官彻底割裂,万一边境有事,调动起来恐怕会手忙脚乱。
谭威这举动,显然是想带着更多的兵力赶赴营州。这样做既不违背圣旨,又能把沙城军队里的精锐带走,真是一举两得。
徐悠心里佩服谭威的周全,嘴上却说道:
“总督,独立军这段时间损耗也不小,怕是得补充些物资才行。”
他打算当晚就去找主持联军后勤的秋景,要些粮草和弓弦,等物资到位,次日一早便前往沙城。
谭威点点头:
“该要的物资尽管去要,秋景那里我会打过招呼。”
徐悠应了下来,心里盘算着该怎么跟秋景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