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 章526 张纮游长安(第1页)

章526 张纮游长安(第1页)

“咚咚咚”一阵清脆而急促的敲门声。

张纮放下笔,轻声道:“请进。”

房门推开,寒风呼啸着卷进屋中,吹动屋内的摆设,风声裹挟着沙沙的声音。

张纮抬头,见来人四十多岁的样子,气质儒雅,腰板挺直,眉眼似剑,俨然一副严谨的文人形象。

他站起身,拱手道:“请问您是?”

中年男子轻笑,回礼道:“在下少府王朗,见过先生。”

张纮听罢,急忙起其入座,命下人奉茶,赔罪道:“纮方至长安,又肩负左将军使命,不宜多方走动。虽仰慕先生,却不曾上门拜访,亦不识先生尊容,还请先生勿怪。”

王朗淡然一笑,摇摇头:“郎上门拜访先生,哪里需要先生赔罪呢?”

言罢,使者端茶进屋。茶香飘散屋中,王朗轻吸一口气,赞曰:“好茶!先生好雅致!”

他又看向张纮书案,纸张上墨迹未干,显然自己登门拜访前张纮在练字。白纸之上,楷篆工整,实为世间佳作,管中窥豹可见书写者风骨,引得王朗赞不绝口。

张纮轻笑回应:“先生若喜欢,走时带走一些便是。这字,在下也可赠与先生。只是不知,先生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王朗呵呵直笑,摆摆手:“君子不夺人所爱,朗便不受了。”

“今日来访,一是仰慕先生大名,欲与您结交,二来,便是朗受皇上所托,来与先生谈判。”

哦,李世民派来的外交人员。这西凉人的面子倒是大,连王朗都能请得动了。张纮腹诽。

他不动声色道:“先生,不知您以为马腾与李建成,于太尉而言,孰重?”

王朗叹息:“李建成乃太尉嫡长子,太尉怎忍心叫其蒙难。只是,唉,天不遂人愿,马腾久经战场,暗伤累累,几日前便旧伤作去世了。”

张纮:我信你个鬼。

不过张纮也懒得拆穿他,眉头一皱,故作忌惮:“马性情极为暴躁,若是知道马腾去世,必不分青红皂白就要拿李建成撒气。纮乃文人,不善刀剑,可拦不住他。”

王朗闻言,再度叹息道:“天有不测风云,太尉也没有办法。只是,马腾虽死,马荡却仍在太尉手中。不知以马荡、孟贲、樗里疾三人,可能换回李建成啊?”

拿马荡三人换李建成吗。。。张纮不断拿主意,毕竟换人非是刘备本意,而是应马所求,刘备于心不忍方才应允。

这到底换不换,还是让马决定为好。

张纮于是答道:“此事非同小可,纮人微言轻,不可决断,当回报左将军,以待指示。”

王朗连连点头:“该当如此。皇上已下令,命朗不日启程与先生同行面见左将军,是以上门拜访。”

张纮微笑回应:“先生国之大儒,左将军必会热情迎接。”

到这儿,张纮算是摸清楚了,王朗就是来知会自己一声,聊这么半天,他问好的话比谈判的话多,压根不是来博弈的。

不过此次出使本来博弈就不涉及什么高深的博弈,双方各有人质,跟朱元璋单方面求刘备放回李文忠截然不同,该换就换呗,现代大毛和二毛也经常互换俘虏。

诚如其所言,王朗此行的主要目标,还是跟张纮交朋友。

随后,王朗邀请张纮一同于长安游玩,意欲向其展示京城之繁华。此时距离战争结束已有十余日,长安城重新恢复稳定,街道之上,商贾叫卖之声不绝于耳,行人往来不绝。

张纮在徐州时投奔刘备,还没见过刘备的都城剧县是什么样子,但他见过刘裕的都城、陶谦的都城,与荆襄名士交谈之间对孙策都城襄阳的样子亦有所耳闻,四者相对比,长安稳居榜。

长安的繁华,不止是受益于于大汉的底蕴。张纮早年游学京都,见多识广,纵向对比之下,他直观地感受到了李家人卓越的执政能力。

昔日董卓乱政、郭李争权,西凉军军纪败坏,于司隶胡作非为,直接将这片繁华之地变成了人间地狱。

短短几年时间过去,仍是在西凉人手中,整个司隶却焕新生。百姓安居乐业,士兵不再敢劫掠,人人都称颂李家的恩德,尤其是那位李家二公子。

此外,张纮还在长安见到了许多外族人,羌人、匈奴人、鲜卑人都有。他们操着并不流利的汉语,或是直接为李家效力,或是往来交易,胡汉之间其乐融融,民风开放,包容并蓄。

张纮甚至听说大部分羌人都在领完颜雍的率领下投靠了李世民,为李世民征战。

如果说政治方面的成就令张纮暗自咂舌,那李世民于军事方面大刀阔斧的改革才叫令之心惊胆战。

大汉自光武复国以来一直推行的募兵制,居然被李世民废除了,改行府兵制:农忙时劳作、平时训练、战时集合,保证战斗力的同时兼顾农业生产。

将士兵从岗位上解放了出来,既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指数,使将士乐意为之征战,又促进了经济展。

越是在长安游览,张纮心中的忌惮便愈浓重。

主公匡扶汉室第一大敌,当为李世民也。

张纮自投奔刘备以来,从未有过如此之重的危机感。

不可否认刘备近几年展势头很足,军事上从四郡之地扩展到雄踞近三州左右的领地,政治经济上任用张居正等人推行改革,成效显着。

可他一来没有像虎牢关、武关那样的天险,二来没有制定出更合理的兵制,并且地处中原,周围群敌环绕。

而且李世民这几年干的事儿也不少了,重整军纪、平定羌乱、稳定司隶,哪个拎出来不得花两三年功夫?

张纮打定主意,待回到青州后,一定要加推动兵制改革,再劝说刘备仿照李世民的诸多举措行政。

眨眼间,时间来到了武德元年腊月,若干官印皆制作完毕,王朗与张纮踏上前往青州之路。而刘备,也终于回到了剧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