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王道:“皇上,并非如此啊,臣一心归顺皇上,敬畏皇上,怎么会教的她如此大逆不道。定是她自已心术不正,皇上尽情责罚她就是,臣不敢有二话啊。”
皇上嗤笑:“你倒是狠心,一句话也不肯为颖嫔求情,她可是把你这个父王日日挂在嘴边的。”
巴林王道:“她触怒皇上已是大错,臣不敢包庇她。”
皇上放下了手中的串珠,问道:“那巴林王,你说蒙古四十九部,到底有没有不臣之心啊。”
巴林王被废
巴林王听完皇上的问题,已经汗流浃背了。
此刻他十分后悔把巴林湄若送进宫里。
他想,如果换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儿,就不会触怒皇上,牵连他了。
今日的情形,他已经看出来了,皇上是真的动了怒。
此时巴林王脑中浮现出了巴林湄若的面容。
在心里咬牙说:既然你不懂事,那么也不能怪父王无情了。
于是巴林王恭敬的又跪直了一些,回道:“蒙古真心信服皇上,巴林部更是如此,您是蒙古的天可汗,您就是这世间最尊贵的人,臣等万万不敢有二心啊。至于那颖嫔的轻狂举动,不是臣教的她,和臣无关啊。是她母妃,一定是她母妃的错。皇上明鉴,颖嫔触怒皇上,皇上尽可重重责罚她,请宽恕臣吧。”
另一边恪贵人的父王,也是随声应和起来。
皇上看着地上,他们两个人向他磕完头,乖顺的俯身在地上。
他们展示的越是惧怕和恭顺,皇上越觉得他们不忠不义。
为了自已,疼爱的女儿,说放弃就放弃了。
但凡他们开口为她们求一句轻饶的话,他也不会认为他们无情无义。
既然如此。
皇上冷冷的开口:“传朕旨意,巴林郡王和敖汉郡王(恪贵人父王,杜撰的,剧里没写的她的身份和名字),不忠不义,着废除王位,遣散回蒙古,其部由科尔沁部暂管。”
颖嫔和恪贵人的父王闻言,面露土色,一个劲的求饶。
可是这并没有换来皇上的宽宥。
因为,他是天子,一言九鼎。
他们很快被侍卫拖走了。
过了一会儿,养心殿内,隐隐约约有压抑的哭声传来。
皇上道:“出来吧。”
闻言,躲在后面的颖嫔和恪贵人,这才失魂落魄的走了出来。
皇上前几日让李玉传了口喻:“颖嫔和恪贵人目无尊卑,眼高于顶,念在你们是宫妃,朕特许你们来养心殿,听听朕对你们父王的审判。”
颖嫔自认为,自已是父王的掌上明珠。
所以她娇纵,任性,觉得自已的身份高贵,看不起地位低下的人。
而今日,她却听到了,她父王为了脱罪,出言请求皇上惩罚她。
甚至把责任都推给了她和她的母妃。
毫无一点舐犊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