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大朝会,众人都看着户部刘尚书雄赳赳气昂昂的汇报收入。
各个部门都心中暗暗思索,这有钱了,是不是他们部门的项目也可以实施了,要不去和刘老头商量一下?
说完之后,刘尚书就开始计算对西域用兵以及种植棉花的各项支出状况。反正算来算去,这次收入的五十多万两银子都不够用。
刘尚书可怜兮兮的问道:“圣上,您看,这钱能不能先不入您的私库,先紧着西域那边使用,回头玻璃厂这边收入了再给您补充上。”
王信暗暗偷笑,这刘尚书真是可爱,就这么明晃晃的提出来,这么多人,圣人估计是骑虎难下了。
圣上实在是有些无奈,他和王信的想法相似,可是他想的更多。
这要是应了刘老头的要求,恐怕他就别想以后能够见到这笔银子了。
所以此时他能够做的就是尽量讨价还价,至少让自己的私库丰裕一些。
他笑着说道:“朕知道户部艰难,可是朕的私库也确实是空旷的厉害。不如这次的银两,我拿两成,剩下的就归户部支配如何?”
刘尚书想了想,他知道这是圣上最大的让步了,所以就勉勉强强的答应了。
兵部尚书此时站出来,说道:“圣上,马上就要出兵,臣还是要请求在追加一些军费。”
圣上没有说话,只是看向刘尚书。
出乎意料的,刘尚书没有推脱,也没有采用菜市场大妈骂街的形式把兵部尚书给骂一顿。
他笑道:“圣上,此时正好有这笔银子,臣可以计算一下,看看给多少合适。”
圣上点头,看了一眼王信说道:“此次差事,诚意实在是有功。且去年的玻璃等物也是王爱卿居功甚伟。这样吧,晋王信内阁侍读学士,继续户部任职。”
王信忙躬身行礼:“臣谢圣上隆恩。”
他升官了,由原来的五品成为了从四品。
这半个等级不重要,重要的是内阁两个字,这证明王信之后有入阁成为阁老的可能。
他师父林如海也才刚入阁成为一品的大学士。人们也尊称为林阁老。
刘尚书其实有些不满意,王信的功劳这样大,就是升为四品官员也是可行的,可是圣上过于吝啬,只给了一个从四品的官职。
不过也好,若真的成为四品官员,怕就得调到其它的部门去任职了,如今这样子还能够留在户部,那也是一件大喜事。
说完了账目问题,就说起来会试。
圣上本想点林如海为会试主考官,可是今年林鸿玉要参考,所以只能够避嫌。
最终圣上还是选择了翰林院的掌院大人为这次的主考官。
不过在选择副考官的时候,圣上看了王信好久,就连林如海都以为这次圣上要选王信入场了,可是最终还是选择了别人。
王信暗松一口气,他这次参考的亲人实在是多,估计从这方面考虑,圣上也不会用他做副考。
避嫌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等下午散值回家的时候,王家已经是喜气洋洋,二十四岁的从四品官员,这几乎是很多官员一生的奋斗结果。
王代和王佳都满眼星星的看着王信。
二人笑道:“阿弟,你这让我们怎么追赶啊。”
王信笑道:“两位兄长,你们这次一定要好好考,只要能够上榜,莫要在乎名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