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秋光偷渡韶华 > 第351章 周末的图书馆与设计图的温情(第1页)

第351章 周末的图书馆与设计图的温情(第1页)

周六的清晨,阳光透过轻薄的云层,以一种比平日更慵懒、更温柔的姿态,洒在静谧的校园里。没有平日上下课铃声的急促,没有学生们抱着书本在教学楼间奔跑的喧嚣,只有微风拂过新叶的沙沙声,以及几声清脆的鸟鸣,将周末的松弛感烘托得恰到好处。

林雪萍却并未完全享受这份慵懒。她抱着一摞刚从学校资料室借出的最新生物期刊和几本厚重的教学参考书,步履轻快地走向图书馆。她穿着一身舒适的浅灰色运动套装,长简单地束成马尾,脸上未施粉黛,却透着一股专注于事业的女性的沉静光彩。下周她要开设一个关于“现代生物技术伦理”的拓展讲座,需要补充大量前沿案例和不同学术观点,周末的图书馆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推开图书馆厚重的玻璃门,一股熟悉的、混合着旧书墨香和空调凉意的空气扑面而来。周末的阅览区人并不多,三三两两的学生分散坐着,有的戴着耳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的则在低声讨论着小组作业。阳光透过高大的玻璃窗,在光滑的桌面上投下大片明亮的光斑,空气里浮尘微舞,一切都显得宁静而有序。

她习惯性地走向靠窗的一个安静角落,却在目光扫过不远处的一张长桌时,微微顿住了脚步。

那是江韵华和许清瑶。

他们似乎也来了有一阵子了。桌面上摊开的不仅仅是课本和练习册,还有笔记本电脑、数位板,以及一些散落的、画满了草图的概念纸。江韵华眉头微锁,手指在笔记本电脑的触摸板上快滑动,似乎在查阅复杂的资料,偶尔会停下敲击几个关键词。他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外套一件敞开的格子衬衫,专注的神情让他平日略显不羁的气质沉淀下来,透出几分难得的学术气息。

许清瑶坐在他旁边,姿态则显得更为娴静。她面前摊开的是物理竞赛的专题训练题集,但她的注意力显然有一大半被身旁的创作所吸引。她一只手支着下巴,另一只手无意识地转着笔,目光却落在江韵华的屏幕和那些草图上,时而低声提出一两个建议,时而又因为某个精妙的想法而眼睛一亮,用笔在草稿纸上快记下什么。她今天穿了一条藕粉色的连衣裙,外搭一件米白色针织开衫,阳光洒在她柔顺的丝和认真的侧脸上,美得像一幅精心绘制的画。

两人之间的氛围,是一种越了普通同学关系的默契与和谐。学习与共同的兴趣项目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们独特的相处模式。没有过多的言语,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似乎就能传递想法。林雪萍看着他们,不禁想起昨晚在快餐店看到的那一幕,嘴角轻轻上扬。这种共同进步、彼此激的青春情谊,纯净而美好。

她没有过去打扰他们,只是远远地投去一个带着赞许和温和笑意的目光,便悄无声息地走向自己预定的座位,放下了沉重的书籍。

几乎在她坐下的同时,手机屏幕亮了起来,是江明华的消息。

【被老爷子抓壮丁,来旧城区测绘一栋有年头的纺织厂办公楼,估计要耗上一上午。你那边进展如何?午饭有着落吗?】后面还跟了一个被太阳晒得晕头转向的小狗表情。

林雪萍仿佛能透过屏幕看到他一脸无奈却又认真拉着测量尺、对着老旧砖墙拍照的模样。她笑了笑,指尖轻点回复:

【刚到图书馆,资料不少,估计也要看到中午。你专心干活,注意安全。午饭嘛……看进度再说,饿不着。】回复完,她便将手机调成静音,屏幕朝下放在桌角,深深吸了一口气,翻开了第一本期刊的目录页,很快便沉浸了进去。

时间在纸页的翻动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中悄然流逝。林雪萍完全投入到了知识的梳理和整合中,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关键的信息和迸的灵感思路。偶尔从繁密的文字中抬起头休息片刻时,她的目光会不经意地掠过远处的那对年轻人。

他们似乎遇到了一个小难题。江韵华对着屏幕比划着,表情有些纠结,许清瑶也凑得更近了些,指着屏幕上的某处低声说着什么。只见许清瑶忽然拿过数位笔,在数位板上快勾勒了几笔,然后递给江韵华看。江韵华看着那几笔简洁的线条,眼睛猛地一亮,用力一拍大腿(又立刻意识到在图书馆,赶紧收住力,表情有点滑稽),连连点头,接过笔又开始快操作起来。许清瑶看着他解决问题,脸上露出了浅浅的、带着点小得意的微笑,然后才重新低下头,继续攻克她的物理难题。

林雪萍看着这一幕,不由会心一笑。年轻真好,有无限的精力,有碰撞的火花,有共同的目标。她收回目光,正准备继续阅读,手机屏幕又微弱地亮了起来。这次不是消息,而是一个来电提示,屏幕上跳跃着“江明华”的名字。

她拿起手机,快步走到阅览室外的走廊接听。

“喂?”她压低声音。

电话那头传来江明华的声音,背景音有些空旷,带着微微的回声,似乎是在那栋老旧的办公楼里:“没打扰你吧?”

“没有,刚好起来活动一下。怎么了?测绘完了?”

“还没,工程量比想象中大。不过有个地方……”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兴奋,像现了宝藏的孩子,“这栋楼以前是苏联援建时期的,内部有一些非常独特的砖砌拱廊结构,保存得相当完好,力学结构和视觉美感都很特别。我刚才爬上去测量数据的时候,突然想到……或许可以借鉴这种元素,融合到我那个社区文化中心的项目里?不是直接复制,而是提取那种拱形的韵律感和厚重感,用现代材料和手法重新演绎……”

他开始滔滔不绝地描述他的现和灵感,语比平时快,充满了设计师特有的热情。林雪萍安静地听着,虽然对那些专业的建筑术语并非全然了解,但她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话语中的激动与创意迸的快乐。她能想象出他此刻的样子:一定是站在那些布满灰尘却结构精美的旧拱廊下,眼睛亮,用手比划着,或许额头上还带着点汗珠,却全然不顾。

“……你觉得这个方向怎么样?”他终于告一段落,期待着她的反馈。

林雪萍靠着走廊冰凉的墙壁,微笑着回答:“虽然我不太懂具体的结构转换,但听你的描述,感觉会很棒。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代的简洁美。而且,和你那个项目想表达的‘社区记忆与新生’的主题,感觉很契合。”她总是能从他纷繁的专业描述中,捕捉到最核心的情感与理念。

电话那头的江明华显然很高兴:“对!我就是这个意思!还是你懂我。”他的声音里充满了被理解的愉悦,“等会儿我多拍点细节照片回去研究。哦对了,老爷子在楼下喊我了,我先过去。你继续看书,午饭记得按时吃。”

“好,你忙吧,小心点。”林雪萍轻声叮嘱。

挂了电话,她回到座位,心情却因为这个小插曲而变得更加柔软和明亮。即使各自忙碌在不同的领域,他能第一时间与她分享工作的灵感,而她能给予最贴心的理解和鼓励,这种精神上的同频与支持,是爱情里无比珍贵的一部分。

重新坐下,她却现之前困扰她的一个关于“基因编辑技术边界”的伦理阐述点,忽然有了新的思路。或许是被江明华那种跨界寻找灵感的做法所启,她尝试从一个更人文、更历史的角度去切入这个科技议题,笔下的文字顿时流畅起来。

不知不觉,墙上的时钟指向了中午十二点半。林雪萍感到脖颈有些酸胀,胃也出了诚实的抗议。她合上期刊,收拾好笔记,准备离开。

走过江韵华和许清瑶的那张桌子时,现他们居然还在,而且似乎刚刚完成一个阶段。许清瑶正在收拾物理习题,江韵华则在保存电脑文件,脸上都带着一种阶段性胜利后的轻松表情。

“林老师!”许清瑶先看到了她,笑着打招呼。

“要走了吗?”江韵华也抬起头,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肩膀。

“嗯,准备去吃饭。”林雪萍点点头,看着他们桌上摊开的东西,“你们呢?进展怎么样?”

“物理题总算啃完了!”许清瑶松了口气,随即又兴奋地指指电脑,“他的那个三维模型框架也基本搭好了,比预想的效果还好!”

江韵华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多亏了她,好几个地方卡住了,都是她给了关键提示。”他说着,目光看向许清瑶,带着毫不掩饰的感激和欣赏。

许清瑶抿嘴一笑,没说话,但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