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住啊,这话我可没说!”
钱谦益也不说话了,读了这么多书他又如何不懂?
历朝历代的史书他都看了,他又何尝不知道。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从先秦到现在,唯有日月亘古不变。
钱谦益知道,余令想说的是大明老了,已经没有力气去把如今的土默特怎么样了。
人老了,就没了雄心壮志。
所以,维持现状就是最好的。
可维持现状也就代表了有心无力。
如余令所言,国与国之间,不进步就是退步。
“大明啊,二百多岁咯!”
“所以说根本就不是我余令有多厉害,有具备名将的潜质,而是笨蛋的我什么都没做,抄前辈们的作业罢了!”
钱谦益一愣,忍不住道:
“别人恨不得往怀里揣,你倒是豁达!”
“这有什么,我们一辈子都朝着先贤靠齐,豁达谈不上,我实话实说罢了,况且,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有我,有你,也有这所有人!”
余令只是实话实说,显得格外的诚心诚意!
“守心,他们也在记录,你说他们跑了咋办?
看,他们也在写史,也在知过往,明兴替,你知道的,他们一定也知道!”
“他们可以跑,跑了就永远回不来了!”
“为什么?”
“因为他们舍不得这些不动产,这些不动产若是落到我们的手里他们想回来就回不来了,现在不比当初了!”
“不动产?”
余令笑了笑,起身去看尤家和贺家。
目前在这河套取得的成绩其实多亏了尤家和贺家。
这两家很了解这里,他们甚至了解每个部族。
其实,不是所有的草原部族都讨厌大明。
很多部族不讨厌大明,但也不喜欢。
他们有很多部族也不想打仗,也不想死人。
和很多大明百姓一样,他们想安安静静的放牧安安静静的活着。
鄂尔多斯部下的很多小部都有这样的想法。
鄂尔多斯部之所以分成四十多个部族,要原因是“济农”的权威控制不了各部。
其次就是各部的理念不合。
其余地方余令不知道,榆林这边余令可是细细了解过。
榆林在面对土默特时很被动。
可好战的榆林卫也没只挨打不还手,三边将帅家丁们有时候也会去抢他们。
先前的时候,几乎每年都有“捣巢”“赶马”!
鄂尔多斯部因为紧挨着榆林,他们是最倒霉的。
哪怕他们没有派人去抢草谷,大明的报复一来就先揍他们。
好处没有,抢掠的事情没做,还总是挨死打!
隆庆议和,漠南蒙古右翼诸部在同一时间接受大明“授职封贡”。
但这么多部族里就是没有鄂尔多斯部。(非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