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奴为了应对突然暴涨的人口已经开始厉兵秣马准备再战了。
余令在辽阳城短暂的停留后继续前往离辽阳不远的沈阳城。
两个城池虽然离得不远,但余令却觉得沈阳更冷,风更大。
在沈阳,余令也终于看到了熊廷弼。
熊廷弼很忙,眉头紧锁,心事很重。
对于余令的到来他很客气的说了很多官话,说完之后就走了,他现在很忙,光是人员分配就让他头疼。
事情其实不多。
可如果每个人都各怀心思,他的事情就变多了。
钱谦益在沈阳转了一圈,回来之后余令才知道熊廷弼得罪了多少人。
他到任之后先骂兵部尚书黄嘉善,再骂户部尚书李汝华。
今年五月他在折子里说“朝臣太平优游,官盛任使;皇上深居静摄,禁不闻声”!
短短的一句话把朝中所有人都骂了,包括万历!
他能扛到现在,全仰仗万历喜欢他。
哪怕他很直白的说万历“静摄”,也就是屁事不干。
可万历还是拖着病痛的身子给他的折子做了批注。
“一意振刷,恢复封疆,朕深切倚赖!”
如今万历故去,在朝中能完全信任他的人没有了。
官场踩低捧高是常态,万历这么一走,那些人自然就会阳奉阴违了。
人都如此,事情自然难做。
钱谦益的门路很广,在沈阳他也有故旧。
为辽东前线供应粮草火药的袁应泰就是他的故旧。
虽然袁应泰没来,但那些跟着袁应泰做事的官员还是很尊敬钱谦益。
钱谦益在沈阳城转了一圈,就把余令需要的东西全部搞齐。
过去一年的情报,朝廷的政策,人员的配比。
军营中各大队长在余令的面前集合。
望着军报,王辅臣的眼皮直跳。
如今的沈阳周边其实一点都不安生,自开原和铁岭丢失后,建奴并未攻打辽阳、沈阳。
而是集中力量打北关叶赫部。
北关叶赫部在和建奴决战的时候往沈阳一共求援了十七次。
王辅臣对辽东懂得不多,但跟着钱文宗这么久了,他多少知道一些。
北关叶赫部是大明最好的盟友,也是建奴的死对头。
他的存在就是一把刀子,刀尖就对着建奴的后腰。
只要建奴要出兵,他就不敢用全力,得留后手。
因为叶赫部真的能干死建奴。
如今倒好,叶赫部被灭,连续求大明的支援。
结果就是没有结果,眼睁睁的看着盟友被家奴吞灭。
余令此刻的心情也不好。
军报里写的很清楚,熊廷弼得知消息后派了开原道佥事韩原善去镇抚。
可韩原善他抗命了,他不敢去。
李如祯,李光荣,贺世贤三位总兵其实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