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吧,我说开通了观众电话点播的互动,你们还不信。一会儿我就去试试。”
杨山看了看跃跃欲试的穆瑞凡,“那你帮忙算算概率呗,一共就四个电话号,你觉你有多大机会拨通。”
呵呵,这年头可没什么自动拨号软件。
“这我哪儿知道,不过试试也不费劲。”
开场没多久,国内头号女歌手李古一就登场了。
恩,她可是整台晚会的绝对一姐。
和杨山推测的不一样,她只唱了一《拜年歌》就下场了。
“怎么这就下去了?不行,我得去打个电话,让她多唱几。”张总工是她的忠实歌迷。
“一起,一起,”穆瑞凡也站起身,“杨山,你打一个不?你那边不是也来人了么?让她多唱几。”
“你们去吧,我饿了。”杨山把一盆炖肘子放到旁边的炉子上热,“光我一个人点播有什么用,还是在这里边吃边看电视好。”
两人起身走向礼堂一角,那里有三条从办公楼拉过来的电话线。
许厂长接过话,“你那边来的歌手你认识吗?”
“不认识,也没见过,是丁芸牵的线。”
“我听耿厂长说你那个电视台把邓立君都签下来了,怎么没让她来?”
“她不可能来,她是弯弯人,唱的歌全是靡靡之音,在这边是禁放的。别说她,其他人也有顾虑,这可是春晚,搞不好自己事业都被封杀掉。”
董书记扔给杨山一根烟,“那你还敢送人过来,不担心港府把你的电视台都封了?”
“她和电视台无关,是以个人名义过来的。”杨山苦笑着,他本不想送人过来,只是丁芸坚持这么做。
“继续看节目吧,马季要上场了。”
杨山对这个节目没印象,马季登场表演的时候,他还以为是那个着名的单口相声《宇宙牌香烟》,可惜他又猜错了。
这场晚会的语言类节目级多,快和歌舞类的一比一了。接下来就是姜昆的相声,还有几个类似小品的表演小段。
这些节目搞笑讽刺性拉满,要说没有说教的味道嘛,也不对,有个相声就是弘扬优生优育的。
不过说到底,原始时期的春晚还没那么多套路。
咦?春晚竟然还有马戏,两条狗拉车,车上坐着大熊猫。有点意思哈
要是放到后世,先不说网友喷不喷,国宝肯定不乐意干这活儿,给多少钱都不行。
眼看着到九点了,香江来的歌手终于登场了。
这位女士叫杜丽莎,中菲混血,香江出生。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出道了。受家庭环境影响,接受过专业的声乐训练。而且她天生一副好嗓子,不论音色还是音域都是顶级,还有一副铁肺,属于实力派歌手。
她在7o年代多是出英文专辑,所以在内地不太为人所知。直到进入8o年代后,才出了第一张粤语专辑。
丁芸许下了种种好处,才让她鼓起勇气参加内地的顶级晚会。
同胞嘛,她一登场就收获了热烈的掌声。
在这个还比较封闭的年代,所有人都对外边来的人另眼看待。
好吧,弯弯那边也有人来参加晚会,同样收获热情的掌声,不过她不是歌手,表演了一段诗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