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第171章 又施三叠阵(第2页)

第171章 又施三叠阵(第2页)

此时河对岸响起急促的哨声、唢呐声接连不断,从火把动向看,东岸阵型慌乱起来。

他心道,这应该是宗敏兄弟得手了?

早在看到蒺藜时,他就派遣刘宗敏带着部下顺着伊洛河西岸北上,他判断,即使这巩县乡绅再阔气,也不可能把整个伊洛河都洒上蒺藜。

有枣没枣先打上一杆子,这是李自成东奔西逃多年练出来的战斗直觉。悄摸过去打探打探,把机动性挥到极致。

刘宗敏是陕西西安府蓝田县人。

万历四十五年,大旱,迫使十岁的刘宗敏随父逃荒。

父亲后因官府逼租税无奈自缢,母亲和他沦为乞丐后不久因冻饿而亡。

刘宗敏就由其舅父收养。

到十二三岁时拜了一名河南逃难来的铁匠为师,学习打铁。

崇祯七年时,李自成打到了陕西蓝田,二十七岁的刘宗敏投入李自成部,其军事天赋在实战中迅显现。

他将铁匠经验应用于武器制造,设计出可拆卸的轻便云梯,极大提升攻城效率。

崇祯八年荥阳大会战中,他提出三叠阵战术,所谓三叠阵,就是以饥民为前驱消耗官军,精兵分两翼包抄,骑兵预备队突击。

一年多的时间,他凭借技术和勇武,已是李自成部下的核心将领,带着老营二百骑兵和五百老兵。

李自成虽和高迎祥走的近,却并非高迎祥的部将,和老回回马守应、曹操罗汝才、八大王张献忠一样,都是各自为营。

既保持合作,也有微妙的暗中竞争关系。

崇祯十四年之前,农民军实力偏弱,胜少败多,一直处于被官军追杀的状态。

当前渡河,便还是这个三叠阵战术,先派裹挟或自愿跟来的饥民上前探路,觉前方有防守,则派遣精锐从两侧包抄。

刘宗敏顺着伊洛河西岸的官道北上。

官道左侧是邙山,右侧是伊洛河。

北风呜咽,黄土弥漫,士卒脸颊冻的通红催裂。

走了七八里,此处冰面已无蒺藜,河面也比较窄。

“前方有人影!”有人眼尖,大喊道。

这夜黑洞洞,邙山是土山,这大冬天光秃秃,大风一过,黄土刮的四起,更是看不清。

刘宗敏站在马上远眺,努力从黑夜中辨别,却并未见到。

“去探!”

稍后几个哨探回来,用马刀挑着一个破布烂衫:“刘爷,前方无人,只找到这个!”

刘宗敏大骂:“娘的,别咋咋呼呼的吓老子,都精神点,下河!”

绕过了当前正在激战的黑石关,从正北十几里处踏冰过河,进入巩县地界。

紧挨伊洛河东岸的村庄,正是杜二的老家杜沟,在一处地势不高的山坳中。

村里黑灯瞎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