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公然操纵东郡的选官制度,明码标价售卖官职,据查一个县令职位售价高达百万钱。
更令人指的是,在兖州大旱期间,他竟将朝廷拨的赈灾款项尽数侵吞,导致数千流民活活饿死。
案后,绣衣卫在其府中查出现钱三亿余,金玉珠宝、田产地契无数……
经唐王刘昆亲自核准,王融被判处斩立决。
家产全部充公,直属亲属全部配边疆采矿矿场从事苦力赎罪。
河东闻喜县令纵容亲属强占民田达数百顷,致使数十户农家流离失所,更有多人因此丧命。
他还与县内黑市势力勾结,向商贾收取"平安钱",美其名曰保护费,实则中饱私囊。
在其伏法之日,闻喜县无数百姓奔走相告,纷纷称颂唐王英明。
冯硕被处斩立决,家产充公,亲属配劳改工厂。
最令人唏嘘的是宗室子弟刘琬案,作为吏部侍郎,他本应勤政爱民,却利用职权卖官鬻爵。
将官员升迁变作买卖,完全以贿赂多少为标准。
尽管身为宗室,唐王仍毅然下令削去其宗室身份,抄没家产,赐其自尽,家属被遣送矿场劳作。
此案彰显了刘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决心。
这些大案的告破,犹如投入滚油中的冷水,瞬间引爆了整个官场。
绣衣卫的密探日夜不休地穿梭于各州郡之间,更多案件被接连揭露,牵连出的各级官吏数以千百计。
当户部尚书黄玄颤抖着双手,将初步核算的账册呈给刘昆时,声音都变了调:“唐王……初步……初步查抄所得钱粮、物资,折合五铢钱,恐逾……逾四十亿!几乎……几乎相当于朝廷鼎盛时期一年的岁入!”
刘昆看着账册,即便以他之心性,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堂下座中的戏志才、华歆、卢植等人,更是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震惊与愤怒。
“国之蠹虫!民之贼也!”卢植气得胡须直抖,“竟贪墨至此!若无此次彻查,国家岂不被他们掏空?!”
“查!继续查!一查到底!”刘昆的愤怒化为冰冷的决心,“传孤令旨:所有贪腐官员罪大恶极者,斩立决,家产充公!。重罪者配边陲矿场,终身苦役!遇赦不赦!其直属子孙后代,永不入官籍与军籍!”
轰轰烈烈的反贪运动持续了整整一年,共查处贪腐案件近千起,连汉军军中都未能幸免。
处决三品以上官员一十七人,三品以下官员达五百多人。
抄没家产折合钱币过五百多亿,极大地缓解了朝廷的财政危机。
户部尚书黄玄终于能稍稍舒展愁眉,开始有计划地兴办官学、修复水利、修建各州郡之间的驿道……
时人评论曰:"唐王铁腕肃贪,虽血流成河,然吏治为之一清,天下耳目为新。"
唐王刘昆借此确立了"贪腐零容忍"的铁律,更为后来推行科举、兴办官学等改革措施扫清了障碍,也在百姓心中树立了朝廷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