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 第562章 刘辩的野望二(第2页)

第562章 刘辩的野望二(第2页)

杨彪抢步上前,搀扶住了老友,然而他的目光却也死死粘在玉玺之上那道着名的黄金镶角。

那是当年孝元太后怒掷玉玺,反抗王莽篡位时所留下的历史印记。

"确是真品无疑。"士孙瑞喃喃自语,花白的眉毛紧紧拧成了一个结。

黄琬突然一把夺过玉玺,举到眼前,对着殿门方向透入的阳光仔细察看。

然而,光线穿过玉质,依旧澄澈,未见丝毫预期中的氤氲异彩流转。

老臣们将玉玺翻来覆去,传阅查验了无数遍,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磨损都被反复摩挲审视。

最终,他们相顾无言,殿内只剩下沉重的叹息和绝望的沉默。

马日磾忽然老泪纵横,混浊的泪水划过沟壑纵横的脸颊。

手中支撑身体的鸠杖"当啷"一声掉落在地,在寂静的大殿中出刺耳的脆响。

众人朝着御座方向深深一揖,动作迟缓而僵硬,然后步履蹒跚且又失魂落魄地依次退出了未央宫。

衣袂摩擦的细碎声响和那佝偻苍老的背影,在空旷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凄凉。

刘辩面如死灰,最后一丝血色也从脸上褪去。

他浑身力气仿佛被抽空,一屁股跌坐在冰冷的龙椅之中。

“大将军劳苦功高……”少年天子的声音带着颤音,“朝中事务……一切但凭大将军做主。”

刘昆悠然自得地接过内侍恭敬奉还的玉玺,随手便置于御案之上。

仿佛那并非传国重器,而只是一件寻常摆设。

至于将其带回家中?简直是笑话!

他如今执掌整个大汉朝政,权倾天下。

从朝廷到地方,里里外外无不遍布他的心腹,局势牢牢掌控于手中。

何须将这象征之物带回家中,徒留话柄,授人以柄,遭世人诟病?

殿外长风掠过重重宫阙,吹动大殿之中文武百官冠冕上的璎珞轻轻摇曳,如同他们此刻摇摆不定的人心。

刘昆目光如电,扫过那因老臣离去而空出一片的朝班,嘴角那抹意味深长的笑意逐渐加深。

形式上的流程既已走完,刘昆便在一众或敬畏、或复杂、或谄媚的目光注视下,离开了皇宫。

刘昆深知,平定淮南、获得玉玺认可,仅仅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天下的棋局远未到终盘。

如今北方蒙州局势已然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善,汉军不但转守为攻,还趁势攻入了丁零本土。

在合肥的张辽深知此地未来必为南北交锋之焦点,他日夜不敢懈怠,加紧操练士卒,加固城防。

孙策虽新败,损失不小。但其性格刚烈,必不肯久居人下。

周瑜也在整顿军马,双方隔江对峙,长江前线依旧战云密布。

徐晃坐镇平舆,一边清剿汝南地区的零星匪患,安抚百姓,恢复生产,一边密切关注荆州动向。

臧霸则已与孙观、吴敦等旧部悄然离开庐江,秘密进入了丹阳郡的群山之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