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前。
恭送大明皇帝上路。
明以前许多帝王纷纷整理着衣冠,随后带着大臣恭敬的对着天幕上自缢的崇祯行了一礼。
这一礼是他们对于一个帝王以死殉国的敬意。
原本他们不少人对于大明是颇有微词的,他亡就亡了,为何要亡于异族之手。
现在这些话忽然有些说不出口了。
华夏人价值观念中,一直以来对于以死守节之人要高看一眼。
纵是不耻,也当留有三分敬意。
况且从天幕上的透露的信息来看,这大明并不是直接亡于异族的手中,而是闯军先攻破了他们。
许多人脑子一转差不多已经搞清楚生什么了。
王朝末年、内忧外患。
国内烽火到处都是起义军,再加上边境外异族如虎狼环伺。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这清朝看来是占到便宜了。
秦始皇年间。
嬴政不断指节不断握紧又松开。
“传十六帝!”
“共计276年!”
换作以前嬴政对这个数字可能嗤之以鼻,觉得才这么点。
周朝可是足足有八百年的国运。
虽然到了后面更多的是名存实亡,但起码名义一直都在。
他一统六国之时是何等的雄心壮志,他为始皇帝,后世子孙自他而始,二世、三世直至万世!
结果秦二世就没了!
每每想到这里嬴政都忍不住老脸一红。
转而他又对大明带上了深深的羡慕。
当初放那什么明末千里行故事的时候,他还嘲笑过这朱家王朝真成了名副其实的猪妖。
他还以为这大明可能一百来年就亡了,没想到竟然有276年!
不少了!
自他这里算,整个封建王朝也就两千出头的时间。
抛开其中战乱分裂的时间,这大明存在的时间在其中已经占据了非常重的分量。
汉武帝年间。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刘彻嘴里面不断念叨着这句话,眼睛越的明亮起来。
这句话好像给人一种骨头很硬的感觉。
如果这有明一朝真的是如此作为的话,那刘彻可要对大明高看一眼了。
这种强硬的风格简直是太对他的胃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