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看了看皇上,又看了一眼低着头一句话不说的沈清梨之后深呼吸了一口气,心中也知道皇上与沈清梨只怕是都不想看见她,若不是因为今日的事情闹的太大,她也不想来这里。
太后扶着如意的手直接起身:“既然皇上用不着哀家,那哀家走就是,只要于皇家的颜面无碍,皇上就是不告诉哀家也没关系,不用如此勉强。”
太后说完之后扶着如意的手离开,沈清梨与皇上起身行礼:“恭送母后。”
等到太后离开临安宫,沈清梨无奈的看了一眼皇上:“皇上,当着母后的面你好歹收敛一些啊,万一真的将母后气坏了可怎么是好。”
皇上微微摇头:“不会的,你没听到刚刚母后的声音深厚洪亮,脚步也健硕,母后的身体好着呢。”
沈清梨看着皇上红唇微微勾起:“皇上既然如此关心母后的身体,那为何还要气母后,虽然母后现在身体还好,但之前两次中毒到底对身体也是有损伤的,万一真的气到了,后悔的可是皇上。”
皇上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母亲被母后所迫害磋磨了一生,若是说朕心中一点不怨是不可能的,那毕竟是朕的生母,更是为了朕隐忍了一辈子。”
“但是在这件事情生之前,朕与母后之间的母子情分也是真的,所以之前那么长时间朕都没有去过宁寿宫,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这件事,这一次顾雨婷的事情也着实让朕有些伤心了。”
说起顾雨婷这件事沈清梨在一旁眸光闪动:“母后虽然不是皇上生母,但到底也是从小抚养皇上长大的,又怎么会真的害了皇上,母后纵然是用了药,那也是为了让顾雨婷进宫罢了,又没有其他的心思。”
皇上讽刺的嗤笑一声:“那是朕怕你担心没有告诉你,偏殿那个香炉之中的药,别说朕了,就是一头猛兽都能放倒伤了身子以后再也无法生育,要不然这一次朕也不会去宁寿宫,可是母后非但没有觉得自己做的不对,反而理所应当一般,唉。。。。。。。。。”
沈清梨转动着眼睛沉思着:“应该不会吧,母后的心愿不是一直都是皇上能够子嗣繁荣吗,若是真的下了如此猛烈的药,那。。。。。。。。。母后应该不会如此心狠吧。”
皇上轻笑着摇了摇头:“母后的心中只有庆国公府的荣华富贵与繁荣昌盛,昨日在宁寿宫中的时候母后亲口所言,若不是因为母亲也出自于庆国公府,朕是庆国公府的血脉,她根本不会抚养朕。”
沈清梨也没想到太后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一时间沈清梨也是有些心疼的看着皇上,毕竟这些年皇上也是真的将太后当做亲生母亲的。
沈清梨伸手抓住了皇上的手:“皇上也不要想太多了,昨日皇上去宁寿宫的时候心中也是生气,母后那里说不定说的也是气话,母后哪里还能真的不疼爱皇上,若是说母后看着臣妾不满臣妾还相信些。”
皇上看向沈清梨笑了起来:“也就你如此不在意,若是放在其他人身上,母后对其如此不满心中定然担心极了,还不知道要如何讨好,不过也是朕连累了你,你初进宫的时候母后可是很喜欢你的。”
沈清梨嘴角轻笑:“是啊,臣妾也还记得那时候的事情,所以也不想与母后正面出现什么冲突,左不过就是母后看不惯皇上如此宠爱臣妾罢了,难不成为了让母后安心,臣妾还能真的将皇上给推出去?就算是臣妾愿意,皇上可愿意?”
看着沈清梨脸上笑意盈盈的样子皇上也跟着心情好了不少:“朕自然是不愿的,你和孩子们可是朕最珍爱的人,朕可舍不得。”
沈清梨噗嗤一声就笑了起来,这时齐云盛进来禀报:“皇上,皇后娘娘,刑部的人到了。”
“你直接带着去冷宫那里看看吧,能够确定身份即可。”
“是。”齐云盛自然能够明白皇上的意思,只要能够确定死者是方采女就可以,毕竟方采女谋害皇嗣已经是死罪,至于怎么死的已经不重要了。
齐云盛带着刑部的人前往冷宫之中,此时已经过了过了晚膳的时辰,皇上与沈清梨在临安宫中简单的用了些,然后就一直等着刑部的人勘验完,沐浴更衣完的“周庶人”也在偏殿中等着刑部的人问话。
约莫两刻钟的时间之后齐云盛就带着刑部的人来到了临安宫,只不过并没有来禀报皇上与沈清梨,而是先去了偏殿之中审问“周庶人”,一直到一刻钟之后才来到正殿之中。
“微臣参见皇上,参见皇后娘娘。”
“起来吧,查的如何了,可有什么线索?”
“回皇上,微臣二人先去了冷宫之中看了看现场,虽然已经是一片灰烬,但有些地方还是可以看出来有打斗的痕迹,刚刚微臣也询问了“周庶人”,按照“周庶人”所说,与那些打斗的痕迹确实能够对应上。”
“而且微臣让宫女对烧焦的尸体进行了测量,与绣坊中做宫装的尺寸相差并不大,但因为尸身已经被烧坏,所以还是有些出入的,而且宫女在死者身上的衣襟之中,现了这一枚玉佩,虽然死者身上的衣裳已经被烧毁,但是从剩余的那些衣裳来看,这个玉佩放在了衣襟的最里侧,位置十分隐蔽。”
刑部的人双手将玉佩递给齐云盛,齐云盛接过极快的看了一眼之后递给了皇上,皇上对方才女身上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印象,一旁的沈清梨看了看玉佩的样式之后开口:“臣妾看着这玉佩倒是与方才女身上的有些相似,因为方才女来请安的时候时常佩戴着。”
皇上将玉佩拿给沈清梨,沈清梨看了看之后又问向一旁的半夏:“半夏,你看看,是不是与方才女身上的一样?”
半夏仔细的查看之后点了点头:“确实是一样,奴婢听说这一枚玉佩是她从小就一直戴在身上的,从不离身,方采女本名为方妙,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