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桐看着大堂内或冥思苦想、或摇头晃脑吟哦、或故作潇洒挥毫的众人,心里不由得暗自摇头。
得,经典的“打脸剧情”看来是躲不过了。他原本还想着低调点,忽悠完沈陵就撤,没想到最终还是得靠“文抄”来走流程。
他算是明白了,穿越者想在古代文人圈混,诗词歌赋简直就是标配技能,躲都躲不掉。
除非你点的是工科技能树,直接搞出蒸汽机或许能另辟蹊径,但那个见效慢,哪有抄诗来得立竿见影?
他正想着,感觉靠在自己椅背上的小桃似乎在不老实地微微晃动。周桐无奈地侧过头,低声道:“你小子,靠就靠,能不能别抖?我这椅子都快给你抖散架了。”
小桃瘪着嘴,小声抱怨:“站着无聊嘛……又不能去玩投壶……”
徐巧听到了,柔声唤道:“小桃,过来。”
小桃眼睛一亮,立刻站直了身子,和小十三交换了位置,凑到徐巧身边,笑嘻嘻地说:“巧儿姐,是不是冷?我来给你暖暖!”说着,她就把周桐那件还披在徐巧身上的外衣拿了下来,塞回周桐手里,“少爷,你自己穿吧,巧儿姐交给我!”
周桐正好也觉得有些凉意,便接过来重新穿上。他活动了一下手臂,朝站到另一边的小十三招了招手。小十三俯身靠近。
周桐压低声音,用下巴示意了一下周围那些姿态各异的才子才女们,闲谈般问道:“十三,你觉得这诗会怎么样?”
小十三面具下的目光扫视了一圈,似乎斟酌了一下用词,才低声道:“回少爷,属下……看不懂这些。就是觉得……嗯……千奇百怪的。”
周桐顺着他隐晦的目光看去,只见有人闭目深呼吸仿佛在汲取天地精华,有人手指在空中虚划仿佛在书写无形文字,还有人突然一拍大腿或一抚额头,做出恍然大悟或痛心疾状……
他深有同感地点头,憋着笑道:“有道理,很有道理。我看他们身上跟撒了痒痒粉似的,没一刻安生。还有那一惊一乍的,吓唬谁呢?”
小十三似乎也被周桐的形容逗乐了,嘴角极轻微地弯了一下,低声道:“少爷看得通透。”
周桐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叹道:“哪有什么通透不通透。我能写出那几诗,多半也是平日里瞎琢磨、偶然得之,然后记下来的。
真以为谁能张口就来、句句锦绣?那样的人太少了。
我不过是把别人喝茶闲聊、赏花遛鸟的功夫,都用在了琢磨这些文字上罢了。”
他这话半真半假,既解释了自己“诗才”的来源(死记硬背),也暗指了成功需要努力(虽然他的努力在前世),顺便小小地凡尔赛了一下。
小十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如此。那……少爷是否需要笔墨?属下看不少人已经开始写了。”
周桐心想也是,早点抄完早点完事,便点头道:“也好,去取来吧。”
小十三应声而去,向一旁侍立的侍女低声索要了笔墨纸砚。他这一举动,立刻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
“快看!周大人要动笔了!”
“终于等到了!不知今日周大人又有何等惊世之作?”
“嘘!小声点,莫要打扰周大人构思!”
无数道目光瞬间聚焦过来,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周桐被看得有点头皮麻,硬着头皮接过小十三递来的笔,铺开纸张,略一沉吟(假装思考),便挥毫写下: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周桐(杜牧)《山行》
写罢,他放下笔,将墨迹未干的诗笺递给旁边的徐巧。徐巧仔细看去,眼中闪过惊艳之色,低声赞道:“意象深远,色彩明丽,看似写景,实则恬淡闲适之情溢于言表,真好。”
小桃也凑过来看,眨巴着眼:“少爷,你今天写的诗好短啊。”
周桐白了她一眼,压低声音:“写那么长干嘛?显得我提前准备了似的。这么短的时间,能想到四句不错的已经很难得了好吧?”
他心想,抄也要抄得符合常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