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这才眉开眼笑,居然又从不知哪个口袋里摸出一小包芝麻糖,继续“贿赂”小朋友们,引来又一阵欢呼。
徐巧看着这一幕,不由莞尔。
周桐凑近她,低声打趣道:“这么喜欢小孩?看来我们得努努力,争取明年也抱上一个?”
徐巧脸颊微红,嗔怪地看了他一眼:“没正经。”
她忽然想起什么,轻声问道,“这次……怎么没让这些孩子先去洗手?”
周桐笑了笑,看着眼前这些不拘小节、快乐单纯的孩童,低声道:“别人家的孩子,野惯了。我们家的规矩,可加不到他们身上。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嘛。”
说说笑笑间,众人来到一处小院前。这院子比寻常住户要宽敞些,临街的院墙不高,能看到里面情形。
院门敞开着,门口一边堆着些刨花和碎木料,散着淡淡的木材香气;另一边则整齐地码放着一些已经初步加工好的木板和木方。墙上挂着几件常用的工具,如锯子、刨子、墨斗等。
院门一侧挂着一个不起眼的木牌,上面用朴拙的字体刻着“周氏木作”四个字。院内传来规律的刨木声和敲打声。
牛儿一马当先跑了进去,大声喊着:“爹!爹!来客人啦!是大客人!”
没过多久,刨木声停下,一个约莫五十岁上下、身材精壮、腰间系着粗布围裙的男子走了出来。
他面容朴实,双手粗糙有力,指缝里还沾着些木屑,一看便是常年与木头打交道的老匠人。
他目光在周桐一行人身上扫过,见徐巧和小桃衣着光鲜,气质不凡,便自然而然地以为她们是主顾,客气地冲着徐巧拱手道:“二位小姐光临小店,可是要订购或是置办些家具?”
他很自然地将穿着相对普通、还带着个小厮(小十三)的周桐忽略在了后面。
周桐无奈地叹了口气,心里暗下决心:‘待会儿一定一定得去成衣铺子买身像样的行头!’
小桃见状,立刻跳出来,指着周桐道:“老师傅,您弄错啦!是这位公子要买东西!”
那老师傅一愣,这才仔细看向周桐,连忙不好意思地笑着拱手赔礼:“哎哟!瞧我这眼力见!对不住对不住!这位公子,恕小老儿眼拙!公子您是想置办些什么?”
周桐摆摆手表示无妨,开门见山道:“老师傅,听说您这儿手艺好。我们想订做几张暖床,不知可否制作?”
老师傅一听是暖床,脸上笑容更真诚了些,点头道:“能的能的!小老儿做的就是这些精细木工活。
不知公子府上是?这暖床打算做几张?木材方面,是您府上提供料子,还是直接用小店这里的?小店这里有香樟木、榆木、松木,都是好料子……”他问得十分专业详细。
周桐答道:“我们是欧阳太傅府上的。暖床先做……四张吧。木材就用您这儿现成的好料子就行,务必挑选干燥、结实、无异味的。”
一听是太傅府的大单子,老师傅眼睛一亮,态度更加热情恭敬:“哎哟!原来是欧阳大人府上的贵人!失敬失敬!周小老儿一定用最好的料子,最细致的手工!保管您满意!不知客人您贵姓?小老儿好给您写个单据。”
“巧了,我也姓周。”周桐笑道。
老师傅顿时更觉亲切:“哎哟!这可真是缘分!五百年前是一家啊!周公子您稍等!”
他连忙转身从屋里取来一个记账用的木板和毛笔,又拿出一张略显粗糙的黄麻纸。
(古代定制家具流程通常包括:问询需求、确定用料尺寸工期、写下订货单据(写明定物、数量、用料要求、定金、交付日期等)、支付定金(通常为总价的三到五成)、工匠开始制作、完工验货支付尾款。)
老师傅一边问着具体的尺寸要求(周桐大致说了说常规床的尺寸),一边用笔蘸墨,在黄麻纸上工整地写下:
“今收到欧阳府周相公定钱伍两,定做暖床四张,用料精选干透榆木,尺寸依常。三日后先看一样,余者依样制作。立此存照。周氏木作周尚松”
写完后,他吹干墨迹,将单据递给周桐:“周公子您收好,三日后您来看头一张床的坯子,若是满意,小老儿就继续做剩下的。这是定金收据,尾款等全部完工再结。”
周桐点点头,从腰间钱袋里取出五两银子递给老师傅。老师傅双手接过,仔细掂量查看后收好。
事情办妥,周桐几人便告辞离开。走出院门,还能听到身后牛儿兴奋的声音:“爹爹爹爹!是我带来的客人!我厉害吧!”
老匠人周尚松慈爱地揉了揉儿子的脑袋,声音里带着笑意:“牛儿真棒!帮了爹爹大忙了!”
待周桐一行人走远,周尚松脸上的笑容慢慢收敛了些,他转身看向人群离去的方向,手里无意识地摩挲着那五两银子,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神色,低声自语道:“欧阳府的单子……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
他的低语随风消散,仿佛只是一个老匠人对大生意的寻常重视,却又似乎藏着什么更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