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穿越后我成了杜十娘 > 第466章 明制国风馆(第1页)

第466章 明制国风馆(第1页)

高铁缓缓驶入站台时,杜薇看见李擎风正举着一本手绘本给訾晨辉看。阳光透过车窗在他们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本册子的封面上用工整的小楷写着《明代士绅见家长指南》。

"这个梅瓶的纹样我特意去国博临摹的。"李擎风指着其中一页,指尖轻轻划过纸面上的青花缠枝莲纹,"杜薇姐家的镇馆之宝就是仿明宣德年间的款式,你看这个莲瓣的走向。。。"

杜薇凑近一看,不由轻呼出声。纸面上精确还原了清韵国风馆正厅的陈设,连多宝阁上那对霁蓝釉执壶的摆放角度都分毫不差。更让她惊讶的是,李擎风竟然在梅瓶旁边画了个小小的标签,上面标注着"苏麻离青料,正统年间断供"的专业字样。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杜薇接过画册,现后面还有几页是各种明代服饰的线描图。

訾晨辉笑着揉了揉李擎风的头:"这家伙为了这次见面,把《明史》《大明会典》都翻烂了。"

李擎风耳尖微红,却故作镇定地推了推眼镜:"学术研究,严谨第一。"

当出租车停在"国风馆"门前时,夕阳正好将最后一抹金辉洒在歇山顶的飞檐上。杜薇看着两个男人仰头惊叹的样子,心中涌起一阵自豪。

这座仿照明代官署建筑的三进院落,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父亲严格考证——从门前的貔貅石雕到檐下的斗拱结构,甚至瓦当上的纹样都是按照明孝陵出土实物复刻的。

"杜薇姐姐!"姜小宇的声音从门内传来。少年穿着杏黄色的明制贴里,腰间挂着一串仿永乐通宝铜钱,跑动时出清脆的声响。他脑后的小鬏鬏随动作一跳一跳的,活像古画里跑出来的书童。

比他们上次分开时,姜小宇长高了不少,杜薇爱怜地摸摸姜小宇的头,“小宇长这么大了,不叫我妈妈了呢。”

众人都笑了,小宇不好意思地揉揉脑袋。

"这是我弟弟姜小宇,国风馆的活招牌。"杜薇笑着介绍,"这位是李擎风,我们新结识的好朋友。。。"

"叔叔阿姨好,小宇好。"李擎风有礼貌问好,眼睛却盯着姜小宇衣服上的贴边纹样,"这是云蟒纹?规制上。。。"

"仿孔府旧藏的款式。"杜父身着藏青色直裰缓步而出,腰间束着羊脂玉带板,连胡须都修剪成明代文人流行的样式。他目光如炬地扫过两个年轻人,最后定格在訾晨辉手中的伴手礼——那是一只精巧的紫檀木匣。

"伯父好。"訾晨辉恭敬地行礼,双手奉上木匣,"听说您研究明式家具,这是按《长物志》记载仿制的文具匣。"

杜父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杜薇知道这是父亲满意的表现——那本晚明文震亨所着的《长物志》,正是父亲最推崇的明代生活美学经典。

"进来吧。"杜父转身时,杜薇看见他手指轻轻摩挲着木匣边缘的榫卯结构,那是明代家具最精妙的工艺所在。

穿过垂花门,国风馆的正厅完全还原了明代士大夫书房的格局。正中挂着文徵明风格的山水画,两侧多宝阁上陈列着各式仿古瓷器。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正中条案上那只青花缠枝莲纹梅瓶,在射灯下泛着幽蓝的光泽。

"这是用进口钴料仿制的宣德款。"杜父注意到李擎风的目光,难得地多解释了一句,"真品在故宫,釉色。。。"

"釉色应该更偏紫罗兰色调。"李擎风脱口而出,"正统年后苏麻离青断绝,成化年间改用平等青,色就清丽多了。"

厅内突然安静下来。杜薇紧张地看着父亲——这些专业术语就连馆里的讲解员都未必能说全。出乎意料的是,杜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转身从多宝阁取下一只小巧的茶杯。

"能认出这个吗?"

訾晨辉上前一步:"永乐青花压手杯,故宫那只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压手杯。"他指着杯底的莲花纹,"下西洋带回来的钴料在高温下会自然晕散,形成这种水墨画般的效果。。。"

杜薇看见父亲嘴角微微上扬。这个细微的表情让她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訾晨辉显然做足了功课。

参观进行到东厢房时,意外生了。訾晨辉转身时手肘不慎碰到了墙角的花梨木灯架,那盏仿明代书灯摇晃几下,轰然倒地。

"对不起!"訾晨辉慌忙去扶,却现灯架的一个榫头已经脱开。

杜父摆手示意他退开,自己蹲下身仔细检查。他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布包,展开是几件精巧的木工工具。"《鲁班经》载,榫卯相合,不假胶漆。"他手指灵巧地拨弄着灯架关节处,突然用力一推,榫头"咔"地一声复位。

"太神奇了!"訾晨辉由衷赞叹,"这就是明代木作中的暗榫技艺吧?"

杜父站起身,第一次正眼打量这个年轻人:"你懂木工?"

"我父亲是古建筑修复师。"訾晨辉不好意思地笑笑,"小时候跟着背过《营造法式》。"

这个回答似乎打开了某个开关。杜父开始带着他们参观后院的工坊,这里陈列着各种按古籍复原的传统工具。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台巨大的缂丝机,旁边挂着半幅未完成的《清明上河图》局部。

"这是按《天工开物》记载复原的。"杜父难得地多话起来,"宋应星在乃服一章详细记录了。。。"

"我可以试试吗?"李擎风突然问道,眼睛亮得惊人。在得到允许后,他熟练地调整坐姿,手指在经纬线间穿梭起来。更令人惊讶的是,缂丝机旁的小型计算机屏幕随即亮起,显示出织造图案的数字化模拟。

"这是。。。"杜薇瞪大眼睛。

"我在传统工艺研究所的项目。"李擎风头也不抬地解释,"用算法优化古法缂丝的图案设计。"他敲击几下键盘,屏幕上立刻生成出梅瓶纹样的三维构图。

杜父沉默地注视着这一切,杜薇却从他紧绷的肩膀看出他内心的震动。这个将现代科技融入传统工艺的年轻人,无意间触碰到了父亲毕生追求的境界——让古老技艺焕新生。

晚宴设在国风馆的后花园。杜母穿着月白色竖领对襟衫,正在石桌上布置餐具。让訾晨辉惊讶的是,每人面前都放着一只青花小杯,正是下午见过的压手杯仿品。

"家里来贵客才用这套。"杜母笑着解释,"薇薇说你们懂行。"

菜肴陆续上桌,大多是《宋氏养生部》里记载的明代士大夫家常菜。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碟金黄的小饼,散着松针特有的清香。

"松黄饼?"李擎风突然问道,"《遵生八笺》里写的那个?"

杜母惊喜地点头:"高濂记载的方子,用松花粉和蜜做的。"她特意给李擎风多夹了一块,"现在知道这个的年轻人不多了。"

酒过三巡,话题不知怎么转到了郑和下西洋。訾晨辉讲起宝船队带回的奇珍异宝,杜父则补充着明代朝贡体系的细节。两人越聊越投机,杜薇惊讶地现父亲居然给訾晨辉斟了第二杯酒——这在杜家待客礼仪中可是极高的礼遇。

"所以说,永宣青花用的钴料其实。。。"訾晨辉说到一半突然停住,因为杜薇在桌下轻轻踢了他一脚。他这才注意到李擎风正对着松黄饼呆,而姜小宇已经趴在桌上打起了瞌睡。

杜母会意地起身:"客房已经收拾好了,你们旅途劳顿,早点休息吧。"

分配房间时,李擎风被安排在靠近书房的西厢房。这间屋子陈设简单,但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丝绸研究的专着。当他打开床头灯准备就寝时,一帧摆在书架上的照片吸引了他的注意。

照片里是约莫六七岁的杜薇,穿着桃红色明制袄裙,站在那台缂丝机前。她怀里抱着一卷丝线,身后是未完成的《清明上河图》缂丝。但最让李擎风在意的是照片角落——书桌上摊开的古籍露出半页,上面赫然写着《丝绣笔记》几个字。

他凑近细看,隐约辨认出"劈丝戗色"等专业术语,还有几行模糊的小字似乎是某种秘法记载。正当他想进一步查看时,门外传来脚步声。李擎风赶紧退回床边,随手抓起一本《明代服饰研究》假装阅读。

门被轻轻叩响,杜薇的声音传来:"擎风,需要加床被子吗?"

"不用了,谢谢。"他答道,目光却仍黏在那张照片上。某种直觉告诉他,这个看似普通的国风馆家族,或许守护着比表面所见更为珍贵的传承。

窗外,一轮明月挂在国风馆的飞檐上,将斑驳的影子投在石板地上。东厢房还亮着灯,隐约传来訾晨辉和杜父的谈笑声。李擎风靠在窗边,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思绪却飘向了那张神秘照片背后的故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